心物关系相关论文
文玩鉴藏自宋代以来就在士人阶层广为流行,是中国古代士人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鉴藏活动具有泛文化主义的特征,这一特征将审......
“中庸”作为儒家重要思想观念,代表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君子对待人与事,好恶取舍,没有固定成见,但必须符合道义的原则.徐渭在实践中......
心外无物思想是阳明心学的基础之一,尤其是《传羽录》“岩中花树”章所阐释的心物关系,集中体现了他与程朱思想的差异.在阳明学中,......
通过梳理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传统诗学“兴”范畴的阐释,考察其运用的理论策略及研究视角,以获得“兴”范畴在异质理论话语中的多层......
《世说新语·文学》篇所载眼往万形还是万形入眼的问题,可以关联到古往今来许许多多自然与社会的现象及理论.《世说新语》中有不少......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回归到物”以及文化唯物主义思潮影响,物质文化研究日渐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市场经济时代物质产品的极大......
面对传统哲学中长期的身心对峙,罗素在继承詹姆士中立一元论的基础上,使用逻辑分析与构造的独特方法,将世界的基础材料还原为比物......
斯宾诺莎的情感理论建立在“心物关系”(mind-body)平行的本体论原则上,但当“心灵”(mind)涉及形而下的“身体”(body)时,心物关系不再......
本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心物关系理想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心物相融的"无我之境"是中国古代艺术所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心与物的双向......
阳明四句教自提出不久,即有天泉之争。争论的主角——钱德洪和王畿,不仅是阳明高足,同时也是阳明亲炙弟子,二人对四句教所产生的“四有......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通过对心物关系的探讨,提出了“虚静”的方法论,并用易道变化的观点消化和融合了言意之辨的论争,明确了......
王阳明(1472—1529)依靠“心外无理”论述了“心之本体”的基本命题,并且在《传习录》中明确了心物关系。“心”在本体上的存在意义被......
王廷相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家。他比较广泛而系统地论述到心理学问题。主要是:在形神、心物关系上,坚持“神籍形气......
从文艺心理学视角来看,刘勰关于文学史观的心物关系,表现为对各种文体在"通变"之时的复古情怀;刘勰关于文学本质论的心物关系表现......
阳明心学对《大学》思想的扬弃突出表现在心物关系上。《大学》中有“三纲八目”,而“八目”中作为修身的四条分别为正心、诚意、......
心理实现是心物关系的核心问题。针对同一论者提出的同一实现主张,功能主义者提出多重实现的观念。这种非还原物理主义的主张,难以......
如何用客观外物去表现主观的思想情感这一问题,在汉语诗学中一直处于核心位置。作为汉语诗学的本源性概念,赋、比、兴处理的正是语......
《乐记》中提出了外物与人心之间的相互生发感应从而产生了音乐。这种心物感应关系主张的是心物相互交融,彼此兴发,并达到你中有我......
本文在深入阅读、解析《物不迁论》的基础上,阐发其中所包含的“心物关系”思想及其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对《物不迁论》根......
刘勰《文心雕龙》锦言满纸,《神思篇》中寥寥八字道尽心物关系:“物以貌求,心以理应。”问陶访瓷于宋人的青白世界,的确悟出了一些理儿......
【正】诗歌作为反映人生表现心灵的艺术,它的本质特征除了音韵、节奏等形式要素外,主要的是内容的巧妙传达,主体情思与生活与读者......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
神思,就是神化之思,入神之思,神来之思.神思作为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动作,主要表现为三层涵义,即:神思的过程,就是处理心物关系的过程......
《孟子》文本中"心"概念的使用较为频繁。我们可以通过分类的方法对其"心"概念进行分析和注解。在《孟子》文本表达的语境中,其"心......
西方哲学史上,自笛卡尔至胡塞尔的认识论范式内,对主观意识如何认识外物的认识论难题,有四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实在论、内在观念论、先验......
<正> 有人认为,历史乃人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看作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所以唯物史观之“物”指人而言。这一答案,貌似有......
【正】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古人直接或间接地谈及意境的思维特征、创造奥秘、形态要素、价值意义的,据笔者所接触......
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史上,《文赋》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它涉及到中国文论的根本观念——心物关系问题。近世徐复观、钱钟书、......
【正】 唐代落拓不羁、旷达洒脱的大诗人李白曾面对自然山水痴情吟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
【正】 马克思是从心物关系去探索美的规律的。他把美的规律直接地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并以人的本质为中介,使美的规律置于生产实......
本文是笔者2012年提交广州“前言与对话——全国中青年音乐理论家论坛”的论文而整理的一个部分。拟对西方美学“心”“物”关系及......
围绕心物关系来重新爬梳“格物”的解释史,对明晰这一概念给予宋明理学传统的塑造作用大有裨益。其中,“格物”的格致科学义以朱子......
心物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中西美学形成了著名的心物感应说和模仿说。两者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方人在审美态度、审美心......
心物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西艺术的分析来比较中西心物观念的差异。中国艺术的传统是心物感应说,在心物关系上强......
在当代心灵哲学关于心物关系的讨论中,物理因果闭合性(任何具有原因的物理事件皆有其充足的物理原因)往往被视为一个教条性的原则......
从心物关系相互转化角度看,诗的抒情方式大致可归结为两种类型。即情思的物化与物的情思化;或曰:心灵的物化与物的心灵化。前者由......
《老子》'恒有欲也'与'有欲者弗居'都是在否定意义上被提及,并非鼓励人们扩张欲望。'无欲'不是为了成其......
【正】 1 杜甫夔州诗凡467首,约占杜诗总数的1/3,是老杜诗歌创作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高潮”。夔州诗以其博大精微、千姿百态的......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归纳当时描写自然山水的文学经验,并探讨了外在自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以“物色观”来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