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说相关论文
前后七子主张格调,目的在于改变明初以来萎弱的台阁诗风,以及宋元诗歌的格卑调孱和性气诗、理学诗忽视诗歌审美价值的倾向,以汉魏......
前后七子主张格调,目的在于改变明初以来萎弱的台阁诗风,以及宋元诗歌的格卑调孱和性气诗、理学诗忽视诗歌审美价值的倾向,以汉魏......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对古代文论概念内涵、美学意义、价值取向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认......
清初、中期思潮众多、诗论驳杂,沈善宝作为清嘉庆、道光年间女性文坛上的佼佼者,其诗歌受到清初、中期文坛尤其是诗坛的影响,本文......
清乾嘉时期性灵派主将袁枚,以其所倡导的性灵说诗学,反对主张复古与诗教的沈德潜格调说,并批评主张义理与文理的翁方纲肌理说及其以考......
编辑活动有无倾向性?如果我们这里所说的“倾向性”不是指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而是取其“偏向于某一方面”或“偏于赞成对立事物中的......
一个能书写梦想的时代必然迎来诗的曙光。在一个以真实的意愿表达梦想的时代必然是诗歌的年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学界一般认为王船山对明代格调派的复古模拟持批评态度并将其视为格调派诗学的对立面。细察可知,他们并非扞格冲突、形同冰炭的对......
<正>以八旗为主体的清军于公元1644年进入山海关,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清朝。八旗的入关和清王朝的建立,给中国......
沈德潜及其杜诗论(续)袁志彬3、沈德潜论杜诗的“议论”以议论为诗是历来争论颇多的一个话题。成功者在给人以情感激动和审美愉悦的同......
以乾隆才子袁枚(1716—1798)为首的性灵派之崛起,乃与沈德潜格调派及翁方纲肌理派分庭抗礼,以其性灵诗对拟古格调诗、学问考据诗拨乱反......
清代方观承于乾隆间汇编精刊的《述本堂诗集》,为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收藏,已著录于全国善本书目。它是清代桐城方登峄、方式济、方......
“引古人之精神接后人之心目”关于《诗归》的评点●韩玺吾任何一种文学理论的提出,从文学发展史来看,都离不开传承的关系。要之,明代......
二清代诗学中的论评之作在各种批评史著作中历来得到相对充分的阐述,故此处只需谈其最为基本的两个特征:一曰集前代诗学之大成的......
一)格调,指不同凡俗的体格风调,体现作者的主观情志,具有雄浑刚健、清奇遒举的诗歌品格。李东阳的格调说,崇尚唐诗的雄浑,又强调以声调来......
在郑板桥的诗歌创作中,所谓描写花鸟风月的题画诗较多,后人多把这类诗看作是“风雅诗”。其实这类诗虽然想象的成份较多,但实际上......
清代袁枚诗论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强调诗歌必须抒发诗人的“风趣性情”;②提出了“大巧之朴”、““浓后之谈”的命题.并对......
语言·主题·审美——厉鹗诗特质抉要田晓春厉鹗一生生活在史称“盛世”的清代康、雍、乾三朝,又身处号称“人文渊薮”的江浙一带,“......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我来六月游栖霞,天风拂面吹霜花。一轮白日忽不见,高空都被芙......
千古文脉在皖南之旅中,从宣城到当涂,当地朋友自豪地告诉我,这里有一条千古文脉。南齐的著名诗人谢(月兆),年轻时生活在建康,自幼......
从杜诗接受史考察一部阐释杜诗的著作,可以有两个向度。一是从历代杜诗研究范式的延续、演变的层面来考察它的研究模式,一是从古代文......
201312.20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为做姐妹刊,小美编辑部迎来好几位新人。清一色的如花女子,眉清目秀,像永远定居在17岁的盛景年华里一......
摘要“神似”说在中国文学译论史上的力量之大、影响之深,有目共睹。甚至有评论认为:“如果真有具‘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的话,‘......
诗法论是明代“格调说”诗学批评的重要方面,“格调说”之诗法论出入体格声调与兴象风神之间,体现了诗论家追摹古诗的理论兴趣,也......
格调说是明清时期很有影响而且非常复杂的诗学理论之一.它通过辨析诗歌体格声调,提倡学习汉魏古诗和盛唐律诗雄浑雅正的风格,力求......
自从明代前后七子在复古的旗帜下,自觉围绕体制、气格来建构他们的诗学体系,“格调”说便成为一个极为流行的命题。从李梦阳、何景......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祖籍四川遂宁,清代杰出的性灵派诗人、著名诗论家,有“青莲再世”之目(李元度),[1]被誉为“太白......
摘 要:沈德潜的诗学观围绕着其诗学核心格调说和审美原则“温柔敦厚”而展开,他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上溯诗歌之源,从儒家经典《诗经......
沈德潜的格调说与明七子的格调说,虽同倡复古、尊唐,但是沈德潜的格调说将诗的内在性情放在首位,扩大师法对象,拨正了明七子对杜甫......
<正> 在我国清代丰富的诗歌宝藏中,乾隆嘉庆时期著名诗人张问陶的诗,以其广阔的题材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与在一定创作理论指导下所达......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谥文悫,江苏长州(今苏州市)人。乾隆进士,历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著有《说诗啐语......
清乾嘉年间,诗歌领域流派众多,门户之见盛行.张问陶面对当时诗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主张诗歌应抒写性情,反对模拟,反对规唐模......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
【正】 郑板桥是杨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他以诗、书、画三绝而驰名中外,是中国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才。徐悲鸿曾在郑板桥的一幅《兰......
《蒲褐山房诗话》是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唯一的诗话体著作,散附于《青浦诗传》和《湖海诗传》之中,尤其见于《湖海诗传》的《蒲褐山房......
屈原,以他崇高的节操和瑰丽的诗篇赢得殊誉。我们在欣赏他那想像丰富、文辞璀灿的华章之余,自然会产生一个善良的蛇足:诗人的后裔,......
朱熹、方回等人从开启盛唐诗歌创作的角度,把陈子昂推举为唐诗大家。明七子重视“四唐分期”和辨体,基于陈子昂初唐人的身份而否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