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慈相关论文
科技与诗(艺术)的关系问题,是近代中外学术界十分关注、众说纷坛的问题。瑞恰慈在20世纪20年代,发表的《科学与诗》等著作,根据当时心理......
新批评是西方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一个现代文学理论流派,它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几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同步,并对之产......
摘 要:瑞恰慈作为“新批评之父”,他的语义分析学是新批评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批评理论家甚至把新批评称为“微观的实践的语义学批评”......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剑桥英文”从隶属于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到1917年成为独立的三脚凳考试科目近三十余年从“带着镣铐的缪斯”到“脱......
本文通过简要的回顾新批评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重点介绍了新批评理论的特点和主张以及几位有影响的新批评理论创始人的思想。总结......
瑞恰慈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理论家,他的语义理论影响深远,为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20世纪30年代,瑞恰慈利用语义理论分析......
穿中山装的美国博士西方的名牌大学如剑桥、哈佛、耶鲁常常傲气得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人们以为剑桥要马上授予她名誉法......
与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等撰写历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不同,朱自清选择“横剖”的研究范式,把中国文学批评归纳为若干批评术语.受......
I.A.瑞恰慈(I.A.Richards,1893-1979)是英国重要的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的语义理论对欧美的文学批评尤其是新批评派产生了深远的......
譯者引言:本文作者爲斯潘諾斯(William Vaios Spanos),美國賓哈穆頓大學英語和比較文學榮譽教授,海德格爾派的文學批評家,大型學術......
瑞恰慈是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诗人,他在《文学批评原理》中讨论了关于语言艺术的交流理论,通过对交流可能性和必要性考察,建......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特别是对诗歌分析领域.文本细读,“非个性论”,语境分析,悖论,反讽都是至今影响很......
I.A.瑞恰慈是英国重要的理论家,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他的思想早期受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并且一生致力于中西方交流,积极......
瑞恰慈是英国重要的理论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瑞恰慈利用语义理论重新解读了《孟子》,尝试找到中西方理解沟通的方法。本文围绕《孟......
"新批评"流派兴起于美国,但它的源头却在英国.艾略特和瑞恰慈作为开创者,他们从逻辑实证主义倾向、对立调和有机论的影响和亚里士......
细读式(close reading)批评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论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所创造的一种具体批评方法。新批评于本世纪二十年代......
细读法是新批评的一种主要批评方法,它着重于对具体的文学作品作细腻的解读。钱钟书说,他有兴趣的也主要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各国人民对相互合作与理解的要求日益增强,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也变得异常重要起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欢迎......
1930年代,曹葆华引入新批评理论,强调诗学概念之精确界说,强调逻辑、科学、语言学、心理学与辩证法的研究,强调瑞恰慈的“细读”;......
当下的文学批评,看似热闹非凡,其实亦问题繁多。艾·阿·瑞恰慈曾在《文学批评原理》一书中对批评理论的混乱提出了批评,在他......
一20世纪西方的形式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中期兴起于俄国的俄国形式主义;第二个阶段是20、30年代形成于英......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早期的文学批评主要注重于观念的表达和体系的建立,文学批评的过于观念化,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到了30年代,特别是......
与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等撰写历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不同,朱自清选择“横剖”的研究范式,把中国文学批评归纳为若干批评术语。受......
"新批评"在中国的早期译介是"新批评"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一定的契机下,中国学者开始译介"新批评",主要集中......
<正>根据钱锺书自己的研究,可以看出他早在大学时代便开始关注西方的文学和文艺发展动态了。梳理一下《谈艺录》《、管锥编》和《......
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瑞恰慈为新批评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语言......
瑞恰慈与钱钟书都有关于诗歌、绘画、音乐的评论,但他们评论的角度和方法却不一样,前者注重艺术鉴赏中的心理分析,而后者的评论既......
20世纪30年代初,新批评派理论大师瑞恰慈在清华等校讲授的“意义学”理论在中国引起学术反响。中国学者李安宅编著的《意义学》对......
回顾和梳理以阿诺德、瑞恰慈和利维斯为主线的英国人文主义批评传统,可以揭示出文学、批评和大学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功能、......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新诗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范型转换,即在诗学观念上由“情感”向“经验”的转换。这一诗学观念的转变,既表现为......
科技与诗 (艺术 )的关系问题 ,是近代中外学术界十分关注、众说纷纭的问题。瑞恰慈在 2 0世纪 2 0年代 ,发表的《科学与诗》等著作......
在新批评派的诸位学者中,瑞恰慈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批评学说由曹葆华等人介绍到中国后,迅速为一些中国学者所接......
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史上最为重要的理论家之一,威廉·燕卜荪深受其导师艾·阿·瑞恰慈的影响。燕卜荪对瑞恰慈诗学思想的接受,......
艾·阿·瑞恰慈(I.A.Richards)文学思想所彰显出的包容性,其理论成熟于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的对话性,是其思想能积极影响中国文学现代......
I.A.瑞恰慈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将科学与诗、语义学和心理学、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结合在一起,使以"实用批评"......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材料,重新审查了三四十年代中国学界译介瑞恰慈的史实,对伊人、曹葆华、涂序瑄、施宏告翻译瑞恰慈的《科学与诗》......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自清对如何借鉴瑞恰慈的语义学来解读中国新旧体诗展开了持续的探索。瑞恰慈的批评理论在中国学界广为传播和......
西南联大诗人群依凭丰厚的学院文化资源,形成了自我的文学立场和文学策略,并以自身的诗艺成就构成了新诗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
“中和诗论”是瑞恰慈语义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对诗歌经验与价值从语义学及美学的双重维度作出的探析。本文从形式结构、阅读经验......
中西文化之间如何对话,并非纯然的理论问题,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及其总结,一步步互参互显、互证互补才能解决。七十多年前,瑞恰慈的《......
<正>我和容新芳相知相识已有三十多年。上大学四年在一个食堂吃饭,留校工作后同住河北大学著名的"四十间平房",除了上课睡觉不在一......
在现代派诗潮迅猛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广大诗歌读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属“朦胧诗”和象征派作品。因此如何将抽象的作品以简洁的......
瑞恰慈被视为“科学的批评家”,追求批评的“科学化”。他不满于批评标准的混乱和批评对象的模糊,借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提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