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本实验针对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进行研究,并研究此术式内内固定模式的应力特性,为临床设计手术方案提供力学数据。研究方法:本实验先建立正常的下颌
【机 构】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华西口腔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研究目的:本实验针对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进行研究,并研究此术式内内固定模式的应力特性,为临床设计手术方案提供力学数据。研究方法:本实验先建立正常的下颌骨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制备折叠腓骨瓣重建下颌骨体部缺损和单层腓骨瓣重建下颌骨体部缺损模型,并在折叠腓骨瓣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使用重建板和小钛板固定的下颌骨重建模型。用有限元法分析折叠腓骨瓣在术后应力变化上与单层腓骨瓣的区别,再用有限元分析两种坚固内固定系统在折叠腓骨系统模型中的应力特征。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力、航空、通信和制造业等领域的进步,形成了各种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的系统。这类系统普遍存在时滞和外界干扰现象,从而导致系统性能降低和接收到的测量信号产生偏差,甚至不稳定,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对时滞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及滤波。在众多的时滞系统中,存在两种较为特殊的时滞系统。一是中立型时滞系统,它在系统的状态变量及其导数中同时存在时滞项,因此比一般时滞系统更为复杂且更具有实
石油与天然气的安全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命脉。我国的输油管道工程多为超长距离的线性工程,其穿越的地理单元跨度大,地貌和地质等条件复杂。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发生对长距离输油管道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管道及其沿线地质灾害的监测一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传统的管道监测技术难以满足管道长距离、分布式和实时监测的要求。论文针对油气管道沿线常见的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致灾规律,利用课题组研发的先进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启发式教学得到广泛讨论。本文在研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基础上,得出了二人启发式教学的异同之处,针对相异点提出启发式教学应根据受
山区天然气管道线路空间跨度大,区域地质条件复杂,灾害频发,管道建设与运营面临巨大挑战。其中滑坡是威胁管道安全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开展滑坡灾害下管道变形机理及安全评估研究具有重要工程实践意义和价值,为管道选线、敷设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依托相关科研和工程项目,选取中缅管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缅管线滑坡成因机制及管道和滑坡相对位置关系,建立了管道和滑坡相互作用模型,运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
研究背景与意义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高职院校在国家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奠定了基础。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提出要在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论框架下发展高职教育。为顺应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和确保护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满足社会就业需求,高职院校应重视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近些年来,国内外都相继在各个领域应用和发展了思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内容涉及思维可视化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通过图文结
下颌骨是颌面部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头,有着支撑面部外型,参与咀嚼、发音、美观等功能。肿瘤、外伤、感染等因素均会导致下颌骨连续性的破坏从而影响人的美观、发音、咀嚼、吞咽等功能,且由于面部畸形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首次应用游离腓骨瓣来修复重建颌骨的缺损的报道是在1989年,由Hidalgo在临床上实现。目前以腓骨瓣为代表的游离血管化骨组织瓣已经成为修复下颌骨较大缺损的主流方式。但传统游离腓骨瓣技术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即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与思维导图形式,将复杂抽象的思维意识、思考方式与路径呈现出来,以供学生参考讨论的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创新数学教育理念与方法,引
研究背景:脊髓背角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在疼痛早期活化,参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活化后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RK1/2)通过
1研究目的 Mairan(法国)于1729年首次提出了生物节律(biorhythm)的概念。进入21世纪,生物节律研究由1965年的每年200余篇增加到2013年的每年将近6000篇。这一领域已成为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