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听联觉中的知觉力量回归感觉的深处--基于联觉的审美直觉课程专题研究

来源 :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ranb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视觉思维"中对视知觉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入声音的世界之中,通过对声音的深入感受与分析进入联觉的领域。研究分为3个步骤,讨论视-听联觉中的知觉能力与短期训练的关系。研究共涉及67名建筑学3年级学生。步骤1对给定的音乐进行聆听,探讨同时存在于视觉与听觉中的:色彩、形象、尺度、深度……步骤2对同样的音乐进行深入聆听,讨论在60秒的音乐时间里,上述感觉的变化及其内在结构的复杂构成。步骤3在进一步聆听同样的音乐的基础上做一份空间设计作业,评估学生们能在什么程度上深入到感觉的深处。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顺利的体验到至少一类联觉感觉。但是,在增加了对变化与结构的联觉感受之后,由于问卷难度的急剧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清晰的联觉感受的能力。大部分的空间设计作业同时体现出"有一定的感觉",以及"感觉是模糊含混的"这样两种状态的叠合。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联觉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全新的感受方向和更深入的感受内容,这些收获对学生深入审美直觉是意义非凡的。但是短期训练并不足以帮助学生获得深入、稳定、清晰的体会,进入联觉感觉的深处需要长期系统的训练。
其他文献
  探讨引入相关专业内容的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改变了计算机类课程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定位、知识架构与课程体系。
  低年级建筑学学生的建筑设计课属于对建筑的认知入门阶段,所以在刚刚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会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本文通过此类型问题的剖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以便
  本文根据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全面性,针对建筑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着课程体系的延续及渐进原则,在建筑学设计入门环节引入建筑与环境并重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合理
  本文在总结建筑设计课程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课题选择与定位、设计过程、评价办法三方面提出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策略,通过对教学反馈的比较和成果总结,探索和讨论实际项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建筑与城乡规划行业原有的运作机制,促使量化分析技术成为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建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同样需要因势利
作为建筑学专业入门课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题目设置和教学要求,鼓励分班任课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组织.本文主要记述了2014级建筑学2班任课教师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通过对近年来本科建筑学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探讨,针对入门阶段的建筑设计课程训练,提出了以"空间"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进程的教学探索和思考
本文针对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践体系,探讨了该体系的基本特点与实施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的教学改革与提高,应该从改变教学方法着手,"翻转课堂"教学为现代的建筑学教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我们探索在绿色建筑教育的"三阶段"落实课程内容的
本文从培养目标、学制、学位设置、课程等方面对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建筑学专业培养中本、硕关系、职业型学位和研究型学位的关系、建筑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