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3日龄SD大鼠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探讨不同缺氧时间对脑白质损伤模型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4)、模型组(n=45),其中模型组再根据缺氧时间(50分钟、70分钟、90分钟)平均分为3个亚组(n=15);模型组采用单侧结扎右颈总动脉的方法,结扎后置于6%氧气、94%氮气的37℃恒温缺氧箱中,分别缺氧50、70、90分钟后返回母鼠笼中继续喂养.造模后统计模型死亡率,72小时后通过HE染色观察脑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脑白质特异性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MPB)变化、28天后早期神经功能测定.结果 缺氧90分钟组幼鼠死亡率高达60%,而缺氧70分钟组和50分钟组幼鼠死亡率分别为26.7%和6.7%;缺血缺氧50分钟对皮层白质和海马基本无损伤,缺血缺氧70分钟导致手术侧选择性白质损伤,细胞胞体肿胀、细胞稀疏、间隙增宽、排列紊乱,可见微小梗死灶,而海马和皮层仅发生较小的损伤,染色结果类似于人类WMI病理学特征.缺血缺氧90分钟除了导致手术侧白质发生大范围的梗死之外还能导致手术侧海马和皮层发生网状坏死.染色结果显示,缺血缺氧50分钟时,手术侧白质没有明显损伤;缺血缺氧70分钟时,手术侧白质区外囊和与之垂直的突起髓鞘明显丢失;当缺氧时间延长到90分钟时,白质损伤程度进一步增加,外囊髓鞘明显丢失.所有分组的手术对侧白质未见明显损伤.基于MBP染色密度的半定量白质损伤评分我们发现,与缺血缺氧50分钟组(0.11±0.32)相比,缺血缺氧70分钟组(3.89±0.47)和90分钟组(4.72±0.57)的手术侧白质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6±0.24),p<0.05.爬坡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各亚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患侧运动功能障碍,50分钟组损伤较轻,90分钟组损伤评分较低,出现明显的患侧运动障碍,70分钟组较90分钟组虽损伤稍轻,但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损伤.结论 采用单侧结扎颈总动脉法成功制作脑白质损伤模型;不同缺氧时间对模型病变范围以及损伤程度具有重要影响,缺氧70分钟可以建立一个病变范围和损伤程度与临床WMI患儿一致的理想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