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兔球虫是危害家兔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转基因技术是深入研究球虫细胞生物学、球虫与宿主相关作用及其开发用做真核表达载体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以兔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弱毒株为模式兔球虫,通过子孢子电转染、无球虫兔体内传代和流式分选等系列试验方法和技术,首先建立了兔球虫稳定电转染体系,并获得了稳定表达YFP的转基因E.intestinalis虫株,转基因球虫卵囊在第三次
【机 构】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杭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兔球虫是危害家兔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转基因技术是深入研究球虫细胞生物学、球虫与宿主相关作用及其开发用做真核表达载体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以兔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弱毒株为模式兔球虫,通过子孢子电转染、无球虫兔体内传代和流式分选等系列试验方法和技术,首先建立了兔球虫稳定电转染体系,并获得了稳定表达YFP的转基因E.intestinalis虫株,转基因球虫卵囊在第三次传代后的发光比率在80%以上,YFP主要表达在球虫细胞核部位;在获得YFP转基因E.intestinalis虫株的基础上,通过无球虫兔感染、荧光显微观察和克粪便球虫卵囊(OPG)计数等系列试验方法和技术,对YFP转基因兔球虫的生活史、繁殖力和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接种后第4-216 h的观察结果显示,E.intestinalis内生发育整个过程主要在空肠中后段和回肠完成,十二指肠和蚓突有少量后期发育阶段虫体(包括配子体、合子和卵囊)寄生;生活史包括4个裂殖生殖阶段和1个有性生殖阶段,每个裂殖生殖阶段的裂殖子有单核和多核之分、裂殖体也有大、小不同的两个类型;在动物试验中,同样数量的孢子化卵囊(5×103个)接种无球虫兔后,YFP转基因E.intestinalis接种兔的平均排卵囊量为2.569× 108±3.328×107/只,繁殖力显著低于野生虫株(p≤0.05),野生虫株接种组兔的平均排卵囊量为1.922× 109±2.069× 108,但YFP转基因E.intestinalis仍具有较强免疫保护力,攻毒保护率为100%,卵囊减排率为62.25%±3.96%,在攻毒保护率、体重和临床症状等方面与野生虫株免疫组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兔球虫稳定电转染方法,获得了YFP转基因E.intestinalis虫株,并对其生活史、繁殖力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兔肠艾美耳球虫适合用做外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鸡巨型艾美耳球虫保定株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为鸡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防治提供基础.将7日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第1组为卵囊免疫组,2组为黄芪多糖免疫组,3组为卵囊+黄芪多糖免疫组,4组为攻虫非免疫组,5组为健康对照组.7日龄首免,第1组口服免疫鸡巨型艾美耳球虫保定株卵囊,1×103个/只;2组肌注黄芪多糖注射液,0.1mL/只;3组口服免疫卵囊,同时肌注黄芪多糖,(1×103个+0
根据巨型艾美耳球虫Emgam56基因去除信号肽后的ORF序列和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的酶切位点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本实验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GEM-T-Emgam56为模板,PCR扩增出目的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Emgam56.对酶切鉴定和PCR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连接正确的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利用博莱霉
采用单卵囊技术,从保定市某鸡场雏鸡粪便中分离出疑似艾美耳球虫.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和生活史观察.结果其寄生于小肠中段、卵囊为卵圆形、卵囊壁金黄色,大小为(32.0-40.8)×(20.8-31.2)um,平均大小为36.4um×26.0um,卵囊形态指数为1.4.卵囊窄端有一折光性强的极体,无内外残体.最短孢子化时间为26h,完全孢子化时间为28h,潜隐期128h.鉴定为鸡巨型艾美耳球虫,命名为保定
保守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miRNA通过"种子序列"实现对靶标基因的识别,因此,其具有高度保守性.miRNA通过碱基编辑对多个靶标基因进行调控,这一现象决定了miRNA的多样性.为了分析蜱miRNA碱基编辑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我国五个主要的蜱种(微小牛蜱,长角血蜱,银盾革
为调查广西地区小土蜗螺(Galba pervia)中寄生吸虫种类,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广西区内邕江、柳江、右江、郁江流域的南宁、柳州、桂林、玉林、防城港、北海、梧州、贵港、来宾和钦州等10个城市的65个地点采集小土蜗螺(约200个/地点),随机挑选100个采用压螺的方法检查螺内吸虫蚴虫携带情况,将检获雷蚴、尾蚴、囊蚴挑出,抽提其全基因组DNA,运用吸虫ITS2通用引物,PCR扩
为了摸清青海省牦牛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进而为有效提高牦牛寄生虫病防治水平提供依据,2008~2014年,在青海省牦牛主要养殖区青南高原、环湖牧区的10个点,选择8个月未使用任何抗寄生虫药物的牦牛196头,剖检结合屠宰,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背部皮肤触摸法、间接血凝法(IHA)、粪便虫卵漂浮法和肌肉压片法等多种方法,采集与分离线虫、吸虫、绦虫及绦虫蚴、蜘蛛昆虫、原虫等寄生虫,进行鉴定分类与统计分析;
为构建柔嫩艾美耳球虫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Eimeria tenella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EtSIR2)的真核表达质粒,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第二代裂殖子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EtSIR2基因,PCR产物经酶切回收纯化目的片段后与经相应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连接产物经PCR和酶切鉴定,再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转染DF-1细胞和BHK细胞进行
(目的)鸡球虫生活史复杂,分为有性生殖阶段和无性生殖阶段,生活周期中蛋白表达谱有较大差异,其单一蛋白的基因工程疫苗仅具有部分保护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抗原蛋白部分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以期为鸡球虫串联多表位活载体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功能预测软件,对已报道的具有较好免疫原性的Et MIC 2、Et MIC 3、EtAMA 1进行抗原表位的预测,截选抗原表位集中的基因片段
顶复门原虫作为专性胞内寄生病原,其逸出过程作为两次胞内周期的连接点对于本门原虫的生存和繁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该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寄生原虫的致病机理,为开发新型有效的抗寄生虫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刚地弓形虫作为顶复门原虫的模式生物,有关其逸出过程的研究相对成熟.目前已发现并研究了多种与虫体逸出相关的蛋白,如:TgNHE1、TgPLP、TgCDPK1等.然而对于本门的另外一种重要病原艾美耳
本研究旨在克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5-磷酸脱氧木酮糖还原异构酶(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reductoisomerase,DXR)基因,并初步分析EtDXR的酶活性.根据EuPathDB数据库信息注释、拼接Etdxr基因序列,根据注释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E.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总RNA为模板,RT-PCR方法扩增Et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