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澳大利亚是亚太国家之一,但其在生活方式、思想及社会制度上源于英美,地缘政治上依赖美国,地缘经济上依靠亚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澳大利亚和亚洲关系逐渐从认识到融入,从被动到主动,冷战时期澳大利亚改变政治策略,重新审视国际关系归属,更多的关注到亚洲国家和参与到亚洲事务中。在当前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对澳大利亚在冷战时期与东亚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讨,梳理澳大利亚在战后国际关系上的发展进程,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是亚太国家之一,但其在生活方式、思想及社会制度上源于英美,地缘政治上依赖美国,地缘经济上依靠亚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澳大利亚和亚洲关系逐渐从认识到融入,从被动到主动,冷战时期澳大利亚改变政治策略,重新审视国际关系归属,更多的关注到亚洲国家和参与到亚洲事务中。在当前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对澳大利亚在冷战时期与东亚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讨,梳理澳大利亚在战后国际关系上的发展进程,分析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促进澳大利亚与东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交流及国际关系发展,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参考当代西方现实主义等国际关系学理论范式,同时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运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就冷战时期澳大利亚与东亚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二次世界大战前,澳大利亚依附英国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英国的保护之下。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的对外政策基本跟随和听从英国的意见,此时的澳大利亚还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更遑论一个完整的东亚政策。二战使澳大利亚开始逐渐将其结盟对象由英国转向了美国,并促使其在社会文化领域逐渐唤醒民族独立自主意识,其在东亚地区的对外关系发展中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此时的澳大利亚也开始致力于和东亚地区之间的经济融合。(2)经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意识到其必须与中等势力国家合作,不仅仅是进行军事合作,更重要的是进行经济和政治合作。同时,澳大利亚与亚洲的非共产党国家友好合作,建立起更加密切关系。基于此,澳大利亚已经将前沿的防御战略撤退,开始加强同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贸易联系,逐渐在周边的国家中确定自身的地位。(3)冷战末期,澳大利亚的“中国政策”逐渐从“敌视中国”转变为“全面发展与中国友好关系”,中国的形象也从对手变成了伙伴,其发生转变主要由于两国经贸投资的增多、安全防御的需要、地区合作的增加,以及美国影响的降低等多种因素。而澳大利亚与日本在二战中曾兵戎相向,但在二战后两国关系却迅速恢复和发展,此时澳大利亚和日本都认识到对方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双边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处理东亚地区和国际问题上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共同利益,进而逐步展开多边领域合作。(4)二战结束后,出于保障安全目的,澳大利亚和美国结成同盟关系,随着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化,澳大利亚由过去的盲目追随美国到关系逐渐松动,澳大利亚加快与东亚的融入步伐,积极扩大经贸往来,并且发展与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澳大利亚与东亚,特别是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发生变化而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调整期,双方在地缘政治发展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关系,但必须认识到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会有摩擦,但联盟关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化。(5)澳大利亚的外交思想存在一个中等强国的行为逻辑。首先澳大利亚认为自己国家处于中等强国水平,因此希望凭借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军事条件,与大国之间通过结盟而获得国际安全保障。其次澳大利亚认为依靠自身实力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独立外交活动,必须有所取舍,于是澳大利亚将更多精力集中于东亚地区关系上,致力于发挥独特地缘政治作用。最后澳大利亚也有意愿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定的角色,逐渐发展多边外交关系而逐步提升国家自身影响力。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转型与变迁,深度的变迁改变着社会中的一切有形之物,同时也不断冲击、形塑着所有国人无形的精神世界,带来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人的心理层面的关照也就成了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教师群体在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中一直处于焦点地位,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和冲突,教师的心理嬗变隐密而微妙,潜在地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何满足人类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已成为各国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家上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探索,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借鉴世界范围内的有益经验。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在家上学”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当前关于美国“在家上学”的研究十分不足,研究大多集中于实践层面,甚少有关于理论层面的研究,更不用说系统
梁启超可谓近代中国一位镌刻着时代印记的风云人物。19世纪末,梁氏立足于改造国民性的历史重任,提出了“教育救国”与“师范强国”的设想,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系统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第一人,其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引发20世纪初中国师范教育的萌芽与初兴,且影响巨大,余绪不绝,于“构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视角,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思路,通
医院要将会计监督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出其监督职能作用,实现医院财务资金的合理管控和高效利用,并且要充分意识到加强医院会计监督职能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民营医院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加强医院会计监督职能的策略,希望对提升民营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民营医院市场竞争力起到参考价值。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促进了中国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工商管理逐渐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发展。由于中国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道路上时刻处于更新与升级的状态,因此,在工商管理实施进程中,容易出现多重客观与主观方面因素影响,基于此,企业工商管理需要拓展新的思路,采取多元化管理策略,保障工商管理实效性。本文以“互联网+”为研究背景进行了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思
大学作为研究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学术组织,其公平合理的教师晋升制度有助于激发大学教师的敬业精神进而推动学术的顺利发展。民国时期乃我国大学大师辈出的黄金期,彼时的高等教育和学术文化都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也与大学教师聘任、晋升制度的运行不无关系。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历史事实却未引起教育学术界的足够重视。鉴于当前我国大学的教师晋升制度尚存在诸多迫切需要解决之问题,本研究拟以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的晋升制
随着全球化影响持续深入,国际化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或一国高等教育全球地位的重要标尺,是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及“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要部署更将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大学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级应用人才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任。这就要求我国地方大学对全球化做出正面回应,主动汇入国际化发展的洪流,提
为了解“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的现状,对四川省51个少数民族县(市)教育局的负责人进行问题征询并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德昌县、布拖县、昭觉县、越西县等县(市)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还存在如下问题:服务质量与家长、学生的期望有差距;区域课后服务资源缺乏统筹;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统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据此提出如下对策: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