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发育不良伴A型脂肪代谢障碍的家系临床表型及遗传特征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下颌骨发育不良伴A型脂肪代谢障碍先证者的临床特征及突变位点筛查目的:了解临床拟诊为早老症的两名患儿临床特征,筛查可能的突变位点。方法:全面了解患儿病史,详细体检,收集辅助资料并完善部分辅助检查。确定获得家属书面同意并得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提取两名患儿外周静脉血送华大基因行LMNA基因芯片筛查。结果:1.两名拟诊早老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基本相同:生长发育迟滞,脱发及毛发稀疏,头皮静脉显露,皮下脂肪减少,下颌骨发育不良伴牙齿相对拥挤,皮肤粗糙伴色素沉着,锁骨发育不良/骨质溶解,指/跖骨短小/末端溶解,A型脂肪代谢障碍。2、华大基因LMNA基因芯片筛查结果显示两名患儿均存在LMNA基因第9号外显子c.1579C>T (p. Arg527Cys)和c.1583C>T (p. Thr528Met)的2个突变位点的双重杂合突变。结论:两名拟诊早老症的患儿临床特征符合下颌骨发育不良伴A型脂肪代谢障碍,与经典早老症HGPS及其他类型的早老症如MADB、AWS的临床特征不相符合。基因芯片筛查出2处LMNA基因的杂合突变,为双重杂合突变,可能为致病突变。第二部分下颌骨发育不良伴A型脂肪代谢障碍家系中的突变位点验证、遗传特征分析及随访目的:进一步验证突变位点,确定家系中突变的遗传特征,随访疾病的进展情况。方法:收集家系中包括父母在内的共5名家庭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血DNA,设计LMNA基因的12个外显子引物,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行Sanger法直接测序,BLAST对结果进行比对,进一步明确突变位点;使用SIFT和PolyPhen-2在线软件对突变位点有害性进行分析。根据结果绘制遗传图谱。对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1年随访观察。结果:该家系中存在LMNA基因第9号外显子c.1579C>T (p. Arg527Cys)和c.1583C>T (p.Thr528Met)的2个突变位点,父亲(c.158C>T (p. Thr528Met))母亲(c.157C>T (p. Arg527Cys))及正常女儿(c.158C>T (p. Thr528Met))均为杂合突变携带者,无早老症相关症状;2名患儿再次证实为上述2个位点的双重杂合突变;遗传特征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IFT和PolyPhen-2检测结果表明2个位点均对蛋白质功能有害。结论:该家系中存在LMNA基因第9号外显子c.1579C>T (p. Arg527Cys)和c.1583C>T (p. Thr528Met)的2个突变位点,单纯杂合子无致病性,双重杂合状态致下颌骨发育不良伴A型脂肪代谢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瘦素(leptin)、胆囊收缩素(cholycystokenin,CCK)和血脂数值,分析血清瘦素、胆囊收缩素与酒精性脂肪肝患
目的研究雌性SD幼鼠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后尿促性腺激素(Gn)水平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旨在探索新的简便、可靠和无创的GnRH激发试验方法。方法60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及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及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