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为止对其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证据支持孕早期机体维生素D(Vitamin D,VD)缺乏与PE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尚无充足证据表明孕早期补充VD能否降低PE的发病率。因此,本研究拟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孕早期VD联合常规钙补充对子痫前期风险孕妇PE发病的影响,并探究干预对母体PE血管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同时观察干预后机体25(OH)D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为探索VD对PE影响的相关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0年8月-2021年10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建档并进行后续产检、分娩的具有子痫前期风险的孕早期(孕10-13+6周)单胎妊娠孕妇,随机分为维生素D干预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自孕早期开始,VD干预组每日口服维生素D3滴剂400 IU/d,对照组每日口服相同外形、气味、颜色的安慰剂。按照临床常规标准,两组研究对象自孕中期(孕17±1周)开始均服用钙片1片/日(每片含Ca:500 mg+VD:200 IU),直至分娩;遵医嘱服用PE临床预防用药阿司匹林75 mg/d。纳入后每四周随访一次,对干预过程中受试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及失访进行记录。基线纳入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孕产史、疾病史、血压和身高体重等信息;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对孕妇孕前和孕早期膳食情况、体力活动情况进行收集评价;干预结束后收集妊娠结局等信息。分别于基线和分娩前采集母体血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评估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产前血浆中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 Flt-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以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4、IL-10、IL-17的水平。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孕前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线性趋势检验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孕早期PE风险等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低出生体重、早产等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确定VD干预对子痫前期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干预后母体血清25(OH)D浓度与产前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关联;比较分娩前两组s Flt-1、HIF-1α和各类细胞因子浓度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5例孕早期PE风险孕妇并随机分组,其中试验组92例,对照组73例,VD干预组与安慰剂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教育水平、现住地、受孕方式、经济状况、被动吸烟情况、孕产史、孕前BMI、基线PE风险、基线血清25(OH)D浓度、基线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可比。研究过程中流产5人,依从性差及失访8人,失访率为7.88%,共追踪到有分娩结局152人,其中试验组85例,对照组67例。1)膳食模式与PE风险:按照ACOG指南标准将基线纳入的PE风险孕妇进行中、高风险分层,PE中风险孕妇124人(75.15%),高风险孕妇41人(24.85%),中、高风险比例为3.02:1。PE中风险孕妇膳食水果、大豆坚果摄入量高于高风险孕妇,油脂类摄入显著低于高风险孕妇(P<0.05),两组间谷薯类、蔬菜、奶类、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盐、饮用水的摄入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子分析法共获得5种孕前膳食模式,分别为蔬菜、畜禽肉模式;鱼类、谷物类模式;海鲜、乳制品类模式;豆类、谷物类模式;水果、蛋类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调整混杂因素后孕妇海鲜、乳制品类膳食模式得分高与孕早期PE风险等级降低有关(OR=0.32,95%CI:0.10-0.98,Ptrend=0.039)。豆类、谷物类模式得分Q3组与最低组相比,能够降低67%的PE风险(OR=0.33,95%CI=0.11-0.99),但趋势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trend=0.159);其他膳食模式经调整后与孕早期PE风险无显著相关(P>0.05);2)VD联合钙干预对PE及其血管生成标志物的影响:干预后VD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40.87±14.71 ng/m L VS.32.89±14.43 ng/m L,P=0.032)。调整混杂因素后,干预后母体25(OH)D水平与产前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呈负相关关系(β=-0,398,P=0.002;β=-0.268,P=0.019)。比较两组PE发病率发现,试验组PE的发生率数值上略低于对照组(16.47%VS.20.89%),但无统计学差异(P=0.485),两组在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增重、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D干预组PE血管生成标志物s Flt-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7),缺氧诱导因子HIF-1α、TNF-α浓度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2)。两组IFN-γ、IL-2、IL-4、IL-17之间浓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1)孕前遵循以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的海鲜、乳制品类模式可能对孕早期PE风险起到保护作用。2)维生素D联合钙补充后,尽管对孕早期PE风险孕妇PE的发生率无显著改善,但可显著降低PE血浆标志物s Flt-1浓度,改善HIF-1α和机体炎症状态;且分娩前母体血清25(OH)D水平与产前血压呈负相关,提示VD联合钙补充可能对PE风险孕妇产前血压有益,有改善PE发病的可能性,其机制与调节内皮功能、改善机体炎症水平有关。未来需开展更大样本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