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湖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众多自然灾害当中,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本文在对明代湖北地区的水旱灾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Arcgis和Excel等软件的辅助,细致分析了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从而为当今湖北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本文研究所得结论如下:时间分布特征方面:夏秋季节尤其夏季是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季节,且夏季水灾明显多于旱灾;从水旱灾害发生的月份来看,主要集中在5、6、7三个月;水旱灾害具有并发性特点,且并发时间高度集中在夏季;水旱灾害跨季节发生的频率非常高,所跨季节主要为夏秋季节和春夏季节,且跨季节的旱灾比水灾次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从年际变化来看,整个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1520年以前快速上升,1520年以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水旱灾害跨年连发的特征很显著,且明代中、后期的水旱灾害跨年连发的频率比前期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从王朝分布来看,正统、正德、隆庆、天启四个王朝发生水旱灾害的频率最高,而洪武、永乐朝则频率较低,各王朝年均被灾县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水旱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特征方面:武昌府和承天府发生水灾的频率最高;从总体地理分布特征来看,主要分布在鄂中江汉平原和鄂东南沿江地带,荆江和汉江沿岸分布频次尤为高,而鄂西和鄂西北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则较少;旱灾方面,德安府和黄州府的旱灾频率最高,总的来说鄂东北和鄂东旱灾最频繁,鄂中江汉平原次之,鄂西北旱灾最少;通过对各府发生水灾和旱灾的次数加以比较,发现明代发生水灾多于旱灾的府有5个,分别是承天府、荆州府、武昌府、襄阳府和郧阳府;旱灾次数多于水灾有德安府和黄州府,且二府的旱灾频次远在水灾频次之上;从水旱灾害的级别看,1级旱灾和2级偏旱灾害主要分布在武昌府、德安府和黄州府,而5级水灾和4级偏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承天府、武昌府。水旱灾害影响方面:严重的水旱灾害使得明代湖北地区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水旱灾害还导致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粮价大幅上涨;水利的纠纷引起地方冲突不断,大量的饥民流民加剧了社会的动乱与不安;频繁的水旱灾害也使楚人养成了“不事积蓄”这一典型的社会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