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湖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众多自然灾害当中,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本文在对明代湖北地区的水旱灾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Arcgis和Excel等软件的辅助,细致分析了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从而为当今湖北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本文研究所得结论如下:时间分布特征方面:夏秋季节尤其夏季是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季节,且夏季水灾明显多于旱灾;从水旱灾害发生的月份来看,主要集中在5、6、7三个月;水旱灾害具有并发性特点,且并发时间高度集中在夏季;水旱灾害跨季节发生的频率非常高,所跨季节主要为夏秋季节和春夏季节,且跨季节的旱灾比水灾次数更多,持续时间更长;从年际变化来看,整个明代湖北地区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1520年以前快速上升,1520年以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水旱灾害跨年连发的特征很显著,且明代中、后期的水旱灾害跨年连发的频率比前期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从王朝分布来看,正统、正德、隆庆、天启四个王朝发生水旱灾害的频率最高,而洪武、永乐朝则频率较低,各王朝年均被灾县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水旱灾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空间分布特征方面:武昌府和承天府发生水灾的频率最高;从总体地理分布特征来看,主要分布在鄂中江汉平原和鄂东南沿江地带,荆江和汉江沿岸分布频次尤为高,而鄂西和鄂西北水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则较少;旱灾方面,德安府和黄州府的旱灾频率最高,总的来说鄂东北和鄂东旱灾最频繁,鄂中江汉平原次之,鄂西北旱灾最少;通过对各府发生水灾和旱灾的次数加以比较,发现明代发生水灾多于旱灾的府有5个,分别是承天府、荆州府、武昌府、襄阳府和郧阳府;旱灾次数多于水灾有德安府和黄州府,且二府的旱灾频次远在水灾频次之上;从水旱灾害的级别看,1级旱灾和2级偏旱灾害主要分布在武昌府、德安府和黄州府,而5级水灾和4级偏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承天府、武昌府。水旱灾害影响方面:严重的水旱灾害使得明代湖北地区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水旱灾害还导致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粮价大幅上涨;水利的纠纷引起地方冲突不断,大量的饥民流民加剧了社会的动乱与不安;频繁的水旱灾害也使楚人养成了“不事积蓄”这一典型的社会习俗。
其他文献
物权请求权发轫于罗马法的诉权,以对物之诉和对人之诉存在于罗马法。在部门法运动和中世纪法学理论的推动下,物权请求权分立于罗马诉权。尽管物权请求权承继罗马诉权的程序功
“V1多少……,(就)V2多少……”格式是在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格式,在口语中使用较多。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共时平面,以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结合语料
当前,国内外学者都已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给予了高度地关注,对于老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类型等都进行了较为具体地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刑法学、法理学等方面入手,较少有学者
时尚作为一种早已存在的社会现象,直到今日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这种重视源于时尚已经逐渐渗透了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时尚的壮大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体上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三个阶段,时尚在每个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时尚的发展让时尚理论也壮大起来,学者们对时尚的形式、特点、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中时尚的“滴流”效应成为了经典性的理论。鲍德里亚对于时尚
从不可预测性和使用频率两个方面来看,"动+个+形"具有构式地位,作为语言单位具有整体压制作用,但也离不开组成部分在概念层次上的组合。"个"在该构式中仍是量词,形容词被"个"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建设,现代思想的渗入使传统的婚恋文化和婚恋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农村的彩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
长久以来,中西翻译理论就与美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美学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对国人来说,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不可分割的。一代又一代的学者、翻译家对中
基于断层封闭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考虑断层承压时间的情况下对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的断-储排替压力差法进行改进,建立了考虑时间因素的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地质与数学模型
离心泵是食品冶金、能源动力和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流体输送机械,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离心泵的转速和精密度要求也日趋提高,由此带来的振动问题一
建国初期,武汉成为中南五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将“消费城市”转变为“生产城市”口号的指导下,武汉郊区的蔬菜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城市经济组成部分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