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32年7月,《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由申报馆月刊社发行,发行人为史量才,俞颂华任主编,凌其翰、黄幼雄等人任编辑,主要撰稿人有蔡元培、张梓生、张默、金仲华、章乃器等,登载过茅盾、叶圣陶、许钦文、穆时英等人的文章。《申报月刊》下设“时事漫画”栏目,转载来源于中、美、英、法、德、荷、意、日、俄、奥等国家报刊的时事漫画,以其丰富的视觉性内容,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思潮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7月,《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由申报馆月刊社发行,发行人为史量才,俞颂华任主编,凌其翰、黄幼雄等人任编辑,主要撰稿人有蔡元培、张梓生、张默、金仲华、章乃器等,登载过茅盾、叶圣陶、许钦文、穆时英等人的文章。《申报月刊》下设“时事漫画”栏目,转载来源于中、美、英、法、德、荷、意、日、俄、奥等国家报刊的时事漫画,以其丰富的视觉性内容,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思潮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为研究对象,以其转载的419幅时事漫画为研究文本,试图分析该栏目如何用语图唤醒国民的主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在20世纪30年代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实现对国民的现代化视觉启蒙。本文主要采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理论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对419幅时事漫画进行语图分析,探寻隐藏在图像与文字之内的象征和话语。研究发现,《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视觉启蒙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在国民意识中的进步。本文思路如下:第一章梳理《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的诞生背景、传播需求。该部分主要介绍《申报月刊》的创刊背景和终刊情况,厘清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启蒙的进展,说明《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的传播需求。第二章展现《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漫画图像的主要议题。该栏目主要分为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军事竞赛、中国与日本侵华、欧美主要国家冲突、太平洋争端五类议题,在此基础上对议题数量、来源国家进行统计,对其增长幅度、变化频率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史料对不同类别的图像进行解读。第三章分析《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漫画图像的符号表征。在对时事漫画符号表征意涵进行解读的前提下,对漫画图像的象征符号分类,结合史料对符号的象征性和图像内部暗含的话语进行解读。第四章分析《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视觉表达的启蒙作用。解读图像与文字的互文关系,统计419幅漫画立场的频次和占比,找到《申报月刊》转载时事漫画的立场和动机;探究《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的语图文本对国民主体意识和国民国家意识建构的推动作用。对《申报月刊》“时事漫画”栏目的研究能够从语图传播的角度完整地看到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化问题上的争论和交锋,描绘出特殊时期中国社会的历史遗痕,以此作为探索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对现代化发展的切入点。同时,本文对漫画图像和语言文本的互动关系的探索,可以看到在战争阴云笼罩、世界经济衰退、国内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中国人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认知,又是怎样将这种认知进行表达的。
其他文献
对于尚处提升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文学作品的简写本对于提高其语言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法隐喻的使用及其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原著与简写本在可读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研究经典文学原著及其简写本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无论对语法隐喻理论的应用,还是对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改写及教学实践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对《巴斯维尔克猎犬》的原著以及面向英语母语学习者和中国英语学
随着AI技术迅猛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音乐创作、录制、教育等环节。AI与音乐的核心交结点是音乐形态问题(由音乐形式理论衍生)。然而面对人工智能音乐这一交叉学科,由于国内教育将艺术界与科技界割裂严重,许多计算机技术研发的文章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有着与音乐实际不符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对计算机技术的不了解,大部分音乐研究或者止步于此,或者直接卷入AI音乐制作,音乐学界鲜见以学科对
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会演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发展的一个契机,各地艺术文化互通交流,传统音乐得以更好地传播出去。本研究在分析同一首筝曲不同时期的演奏版本时发现,不同版本在作品处理上存在明显差异。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是通过音响形态呈现的,因此,本研究选定9首传统筝曲的两类演奏版本(20世纪50年代前的演奏版本与现当代演奏家的演奏版本,共计18首筝曲),采用实证研究和谱例分析的方法,深入讨论两类版本的差异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作为特殊教育分支的视障音乐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视障音乐教育中的课外音乐活动。我国对课外活动这方面的关注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民国时期,其中学校的管乐团作为学生艺术团体,属于课外音乐活动。管乐团作为西南地区A视障学校的特色办学项目,不仅体现出办学体制的多样化,也体现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
合唱艺术作为一种音乐内容丰富、参与人数众多、普及性较强的音乐表演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大众的欢迎和喜爱。童声合唱作为合唱艺术的不同类别,在我国的合唱发展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期间也不断涌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团体。童年阶段是学习音乐艺术的启蒙和养成的关键时期,合唱对于孩子的意义除了学习音乐知识之外,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的益处。近几年,我国不断倡导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这与合唱的理念“和谐”不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涪陵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有北宋绍圣年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谪涪时讲学和注《易》于此的点易洞,为涪陵地区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佛教场所——天子殿(法雨寺)、北崖寺、普陀寺和万佛寺。民间宗教信仰较普遍,丧事超度与节日祈福活动都有专业的民间法师承担。龚氏家族师徒们就是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法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不少身兼作曲家与演奏家身份的音乐家,但学术界关于这些音乐家的研究几乎一致倾向于从作曲家的视角出发,缺乏对其演奏家身份以及其演奏本身的研究。丁善德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钢琴家,也是我国首位录制唱片的钢琴家,他是中国钢琴演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但现有关于丁善德的研究却几乎完全集中于他的创作生涯以及作品风格等方面,少量关于他钢琴演奏的文献也只是以普及性
徐增(1612-?)江南长洲人。明末清初诗人,诗评家,佛教居士,工诗善画。作诗、论诗以盛唐为宗,尤重杜甫、王维。其诗歌选本《而庵说唐诗》诗论著作《而庵诗话》诗集《九诰堂集》分别从选、论、作三个层面体现了对王维的接受。本文也拟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徐增对王维的接受情况。绪论概述徐增的整体研究与王维诗歌接受研究的现状。徐增在文史研究中,被当作独立研究对象的时间较短,对于其诗歌的接受研究尚无人涉及。王维诗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出来。民族乐团作为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与创新能力,在营造良好艺术氛围的同时,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使民族音乐贴近学生、实际与生活。不同于专业民族乐团,学校民族乐团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践载体,围绕学校与学生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侧重于对学生乐团意识
当代作曲家关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谱写了中国的第一部安魂曲——《大地安魂曲》,这部作品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于汶川大地震中受难同胞们的缅怀以及对生命的哲思,形式上展示了“交响乐中国化”以及合唱与交响的音响结合,展现了在形式与内容上的重要价值。本文以分析当代作曲家关峡的作品《大地安魂曲》为视窗,以其作品中合唱部分的写作为重点分析点,从多个侧面深入分析该安魂曲中合唱部分创作手法以及其与乐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