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时对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2)初步探讨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健康产妇40名,随机分为两组,E组(硬膜外镇痛组)和S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组),每组20名。其中E组为对照组,S组为实验组。所有病人当宫口开至3cm时,在L2-3椎间隙行椎管穿刺。S组在蛛网膜下腔一次性缓慢注射舒芬太尼5μg(2mi),硬膜外腔给予0.15%罗哌卡因5ml作为试验剂量。E组在蛛网膜下腔一次性缓慢注射生理盐水2ml,硬膜外腔给予0.15%罗哌卡因和5μg舒芬太尼混合液5ml作为试验剂量。两组均观察5分钟,确定硬膜外起效后追加0.15%罗哌卡因5ml。30分钟后,用0.125%罗哌卡因行带有背景剂量的PCE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背景维持量为6ml/h,单次PCEA为5ml,间隔时间锁定为大于15分钟。若实验开始30分钟。VAS评分高于3分,硬膜外追加0.15%罗哌卡因5ml,直至VAS评分降至3分以下。分别于镇痛前、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药物用量、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程度、首次使用PCA时间、PCA使用次数以及血压、心率、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行宫缩和胎心监测。结果: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年龄均无明显差别(P>0.05)。与镇痛前比较,镇痛期间两组的VAS评分降低(P<0.01),镇痛效果满意。其中,S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1)。所有产妇的Bromage评分均为0分,无一例出现明显的运动阻滞。产程、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S组产妇的5分钟和10分钟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心率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过程中,S组出现的皮肤瘙痒明显多于E组(P<0.01),但均为轻度,无须特殊处理。两组各一名产妇改行剖腹产,其原因均为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镇痛无直接关联。结论: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轻微。镇痛过程中会出现轻度的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