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目前的药物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迫在眉睫。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新的饮食性黄酮类化合物漆黄素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体内外作用机制,为漆黄素作为一种高效无毒的天然抗癌药物治疗膀胱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不同浓度漆黄素处理膀胱癌细胞株后,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从形态学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了细胞中Bcl-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和凋亡调节蛋白的表达变化。另外,本研究建立了大鼠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了膀胱的病理学变化。给予漆黄素干预后,观察药物对肿瘤形成和发展的抑制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CNA的表达和TUNEL末端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探讨漆黄素在体内的抑瘤作用机制。结果:MTT实验结果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漆黄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系的增殖。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漆黄素(60-100μM)处理T24和EJ细胞48小时后,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癌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表明漆黄素以浓度依赖方式影响细胞周期,并使细胞周期G0/Gl的比例增加而G2/M期的细胞减少,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G1期的停滞是漆黄素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cyclin E、CDK4/2的表达并上调p53和p21蛋白表达而实现的。随漆黄素作用浓度的增加,线粒体中Cyt c的含量减少,而胞液中Cyt c的含量则增多。此外,研究也发现,漆黄素下调了抗凋亡分子Bcl-2和Bcl-xL的表达,上调了促凋亡分子Bax和Bak的表达水平。Bax和Bcl-2分子表达的变化增加了Bax/Bcl-2比值。克隆形成实验模拟临床膀胱灌注的用药特点,采用大剂量漆黄素作用于膀胱癌细胞1小时,结果导致了细胞致命效应。体内实验仍模拟临床膀胱灌注用药特点。肿瘤模型组的肿瘤发生率为81.8%,而漆黄素治疗组肿瘤发生率15.4%。免疫组化检测PCNA结果表明,漆黄素治疗组的阳性细胞明显低于肿瘤模型组。TUNEL法检测显示,漆黄素治疗组膀胱癌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凋亡。各组的肝、脾、肺、心和肾未见明显损害。结论:本课题研究了漆黄素对膀胱癌细胞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漆黄素用于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漆黄素抑制了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53依赖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同时调节Bcl-2家族成员中的抗凋亡分子和促凋亡分子的结果;通过对线粒体通透性的影响,释放细胞色素c等促凋亡蛋白,导致细胞凋亡。此外,本课题成功构建了大鼠膀胱癌动物模型,该模型模拟了人类膀胱癌的疾病发展进程。同时我们模拟临床患者膀胱灌注治疗的特点,利用漆黄素溶液灌注膀胱内并且保留两小时的体内实验,探讨了漆黄素抑制大鼠膀胱癌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机制。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漆黄素抑制和延迟大鼠膀胱癌细胞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诱导癌细胞凋亡。体内外实验结果预示了漆黄素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预防与治疗膀胱癌的天然植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