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发生率为1/5000-1/1500,其病因、病理机制复杂。近年来研究显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除肛门直肠的解剖结构异常外,其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盆底肌肉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均存在明显发育异常,并推测可能是导致术后便失禁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理状态下排便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来自腰骶段脊髓的副交感核(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SPN)的副交感神经对直肠活动有显著影响,当其兴奋时促进直肠蠕动,使肛门内括约肌松弛,利于粪便排出。如果骶髓副交感神经元(sacral parasympathetic neurons,SPN neurons)存在异常,可能明显影响直肠的收缩和蠕动功能,导致排便功能异常。但关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骶髓副交感神经元发育是否存在异常,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将胎儿外科、显微外科和显微注射技术相结合,应用荧光金神经逆向示踪技术,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支配直肠的骶髓副交感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和数量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否同时存在副交感神经支配异常以及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 实验共采用Wistar孕鼠20只,其中致畸组15只,孕10天时经胃管注入1%乙烯硫脲(ethylenethiourea,ETU),剂量为125mg/kg·w,制作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对照组5只孕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孕20天时,进行胎儿外科手术,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5%荧光金(luorogold,FG)注射人正常胎鼠直肠壁及畸形胎鼠的直肠盲端肌层内。待孕鼠成活24小时后,取出手术的胎鼠,于显微镜下取其腰骰段脊髓进行固定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副交感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和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致畸组胎鼠手术存活率为60%,对照组存活率为71.4%。正常胎鼠标记神经元分布情况JG标记的副交感神经元位于脊髓侧角,分布在腰6到骰1脊髓节段。神经元体积较大,分布均匀。ETU致畸组根据畸形情况分为两组,一组为外观正常组,有胎鼠7只。另一组为肛门直肠畸形组,有胎鼠14只,其中高位畸形6只,低位8只。外观正常组的标记神经元数量为899。36个与正常对照组 90 t 46个相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低位肛门直肠畸形组标记神经元数量为588。102个,高位畸形组标记神经元数量为242。92个,与对照组和外观正常给药组相比均明显减少,统计学差异显著,而且神经元细胞体积明显减小。 结 论 1.本研究首次发现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骰髓副交感神经元数目减少,体积减小,呈发育不良改变。畸形位置愈高,副交感神经元数量降低愈明显。 2.本研究结果提示人类肛门直肠畸形术后便秘可能与骰髓副交感神经元数目减少及发育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