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眼感知特性的立体视频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立体视频的普及人们的视觉体验及生活品质得到了飞跃的提升,虽然仅传统的平面图像/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种新的可能性。3D导航、3D医疗、3D会议系统等技术不断地帮助者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在我们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其带来的问题。在3D图像/视频的采集、表示、编码、传输、信号变换、显示等过程中都可能会引入失真并影响最终用户感知到的视频质量。立体图像/视频系统的视频质量不仅是各阶段处理过程好坏的衡量指标,也是系统整体性能优劣的体现;视频质量评价技术是立体/视频系统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目前三维视频质量评价尚在探索阶段。本学位论文将从视觉感知出发将其应用于平面与立体图像和视频的质量评价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考虑到人眼视觉关注特性在视频质量评价(VQA,Video Quality Assessment)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结合人眼视觉关注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得到全局显著图,对全局显著图的每个显著像素点构建结构张量求取一帧的全局质量;接着求得局部显著图来进行感知加权得到一帧的局部质量;最后均衡局部与全局质量得到视频中一帧的质量,并对视频帧进行时域加权从而得到客观视频质量评价值。在LIVE视频数据库上进行性能测试,得到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为0.827,SROCC(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为0.802,与已有相关算法相比,所提出的VQA方法评价结果更接近人眼主观感知。  (2)基于图像低维流形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特征相似性(Manifold Feature Similarity,MFS)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利用正交局部保持投影算法来模拟大脑的视觉处理过程获取最佳映射矩阵进而得到图像的低维流形特征相似度。其次,考虑亮度失真对人眼视觉感知的影响,通过图像块均值计算亮度相似性;最后,结合两个相似度得到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值。在4个标准图像测试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与现有代表性的图像质量方法相比总体上具有更好的评价结果。  (3)考虑到人类视觉感知特性是感知图像质量评价的关键大量且人类感知局限在低维流形之上。结合流形感知以及双目视觉的竞争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特征相似性的全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3个立体图像测试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与现有代表性的图像质量方法相比总体上具有更好的评价结果,且对非对称失真立体图像具有较好的评价性能。  (4)针对立体视频质量客观评价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现状,本文在上述立体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全高清立体视频的立体视频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流形感知以及通过双目视觉的竞争模型对左右视点加权得到立体视频质量。在公开的立体序列进行测试,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8947,SROCC达到0.8799这说明该客观评价方法能很好地预测立体视频的质量。
其他文献
根据统计分析,疲劳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有效地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以减少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CCD摄像头实时采集驾
量子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在信息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提高运算速度、确保信息安全、增大信息容量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可突破现有经典信息系统的极限。特别是近
随着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外形质量检测阶段基本应用计算机检测。图像检测技术是基于机器视觉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其拥有非接触、精度高、检测时间短等特
图像是成像系统对可视信息地主要表现形式,大脑视觉皮层对繁杂可视信息刺激的响应具有稀疏性,用稀疏表示描述图像信息是一种有效得方法,该方法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的作用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和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视频应用逐步从二维显示过渡到三维显示,视频清晰度从标清向高清、超高清的方向发展,应用广泛的H.264/AVC标准的局限性也随之凸显。为此,
随着三维视频(Three-Dimensional Video,3DV)技术的成熟,二维视频已不再满足于观众的眼球,观众更希望体会到三维视频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目前视频压缩标准已经历了从 MPEG-2/4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安全防范问题,视频监控系统在很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公交车载等移动终端上的视频监控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IP的手机视频监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音增强主要是对带噪语音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改善语音质量,提高语音的清晰度、可懂度,易于被人接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