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的超越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宗公案“千七百则”,精辟深刻地表达了禅的超越性。禅宗公案形成于中唐,经过广泛流传,至宋代成为禅宗的“经典教材”。它于禅宗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了文字禅、默照禅、看话禅等各种禅法的产生,其超越思想是一以贯之的主线。禅的特质是超越性。这种超越性,就是辩证地分析问题,保持不即不离的观点。获得开悟,可以通过研习经典、观察事物、分析教义、询问禅师等方法,即“不离”,不能离开这些方法。开悟后,应按照禅的要求认真修行,用禅的观点看待世界,而不是停留在义理的认识,即“不即”,将禅融入到修行实践。禅宗认为,认识的本原是心性:对所有现象的认识,都是心性作用的结果。这种心性,本来圆满澄明,如实地感受世界,却因不当的认识而改变。认识要求区别现象,建立在对立分别的基础之上。分别产生不同的判断,进而形成喜恶,导致对所爱的执着与对所恶的厌烦,最终迷失心性。修行禅法,就是去除对立分别及其相关的认识,重新“获得”心性,不做判断地认知世界。禅并非否定现象间的差别,泯除对立。首先,它承认对立的积极意义,通过分别认识现象;而后否定分别的真实性,揭示分别是心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超越简单意义的是与否,从整体的高度辩证认识现象。认识现象离不开心性的发挥,是“不离”;也不能将现象和对现象的认识等同于心性,是“不即”。这种不即不离的态度,反映在公案上,就是始终围绕心性,又否定心性的真实存在。为了表达不即不离,禅宗假设心性的存在。心性之体,是产生认识的本源;心性之用,是对现象分别认识。不即不离,就是始终将认识追溯到心性之上。心性是什么呢?可以进行描述,如各种各样的形相,包括舍利、六根、佛魔、坐禅、佛像、神通、身体、变化;如各种知见,包括大道、道、圣谛、性灵、经文、心、佛性;以及所有论述心性的言语。它们是领会心性的途径,也只能通过它们领悟心性。领悟到认识的本原是心性,就超越了具体的义理。但是,心性并非存在的实体,只是一种假设。不仅要领悟禅,更要用禅指导实际修行。公案并非比较见解的高低,而是考验能否用禅的不即不离看待现象。明晓超越性的义理,修行才刚刚开始;义理是为修行做准备。正确地修行,需要信仰者承认、发现、并且运用自身的智慧心性,不迷信外在力量。这就是说,超越心性地看待心性,同样用不即不离的观点看待心性之说。超越心性的假说,就做到了真正的不即不离。禅的不即不离,首先超越了具体形相和知见,认识到本真心性,赋予分别新的涵义:超越心性的概念,平等看待各种现象,也赋予心性新的涵义。心性的提出,产生了禅的概念:禅的消融,将心性回归到现实生活。这种修行,是发现生活中的禅机,而不是抛离现实、建立意义的世界。修行与生活,禅者圆融平等地对待。这种禅的模式,在公案中有恰到好处的体现。
其他文献
分析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的废液来源、特点和处理现状;介绍了范县环境监测站在实验室废液管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台湾国文教材延伸的课外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的知识量也较大,"题解""作者""课文·注释""问题讨论"等方面的内容都比较详实。台湾的国文教学,教师的探究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知识面的
在道教看来,飞行是得道成仙的最佳证明,同时,飞行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梦想。南北朝至明清,在不断发展、变革的道教中,飞行之梦得以延续,人们继续探索各种能够飞升成仙、遨
由于铅铋共晶合金(LBE)对结构材料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了防止PbO的析出和形成一层稳定的Fe3O4保护层,LBE中的氧需要控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本研究基于气相氧控的原理,设计
伊本·泰米叶和瓦哈卜是伊斯兰教史上著名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提倡者、实践者。虽然他们相隔4个多世纪,但是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都提出了“回归经训”、“纯洁伊斯兰”的口号,并
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在木材和林业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多种成熟的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仪。这些应力波木材无损检测仪器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
隋唐时期,道教重玄学思潮蔚为大观,成玄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以重玄“双遣双非”的思维方式对老子的道本原论进行了消解,将先秦时期的道本原论和魏晋时期的道本体论转入到道
藏传佛教噶举派是同西藏的噶当、萨迦、觉囊等教派一样,是在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中创建并发展的重要教派。它最初是噶举派的三大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达布拉杰中的玛尔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逐渐完成了从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文化输入。本文从PCA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入手,
在19世纪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的各宗派在中国争相建立自己的传教区。东北地区基督教会大多以苏格兰长老会为传承。教会的规制也以差会管理制度为主,很少更改。20世纪“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