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来文学史中并无“灾异文学”的概念,本文以“先秦两汉灾异文学研究”为题,是以“灾异”为主题所进行的主题式文学史研究。中国是多灾国家,也是灾异记录最完备的国家。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受到生产力与思想认识的局限,灾异对人对社会的影响特别重大,因此涉及灾异的文学作品众多。这一时期的灾异思想也经历了由产生到盛行的过程。后代无论是灾异思想,还是灾异文学,都是对这一时期作品与思想的继承。因此研究灾异文学,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的灾异文学,将对这一时期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论文首先梳理灾异及灾异文学的概念。其次在回顾研究史的基础上,对论题研究背景、目的、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方法进行简单陈述。论文主体先对先秦两汉时期的灾异历史与灾异思想的发展流变进行论述。重点分析了灾异思想从灾异天谴论-灾异关联人事-灾异谴告,期间还杂以自然灾异观的思想发展路径,也梳理出人们由此而产生的敬天拜神,祭祀禳灾到修德、施政弥灾的救灾思想。董仲舒的灾异说是在天人感应与民本思想基础上,吸收阴阳五行、节令季候、星占分野等理论,后期又有谶纬八卦等思想的掺入,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灾异谴告理论。论文分四章集中论述先秦灾异神话、灾异诗、赋和两汉灾异诏令与奏疏等灾异文学。在探讨涉灾的自然类神灵、自然社会神,以及著名灾异神话的基础上分析了灾异神话在文学起源、文学原型、伦理性、悲剧性和人定胜天等文学特色和思想内涵上的问题。将灾异诗分为灾异祭祀诗、灾异比兴诗、灾异童谣诗与灾异经验诗;《楚辞》中的灾异书写体现在《天问》中的灾异神话的历史性书写、“招体”骚赋中对灾异空间的描写以及《九歌》中对灾异祭祀诗的文学升华。汉赋中的灾异书写,除论述了以灾异为主题的赋外,还论述了受天人感应与阴阳五行灾异说影响的赋作。从整体上梳理了这一时期灾异诗赋的篇目、内容思想、文学特色和文学价值。对两汉灾异诏令与奏疏列举篇章,归纳概貌并总结其文学特色为“庙堂文学”典雅之风、封建批判精神、思辨性、文采与情理兼具以及奇异感等。附论,整体论述建安时期的灾异文学。建安时期灾异事件频繁,瘟疫多发,给文人和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对先秦两汉灾异文学发展的一种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