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社区人群、预防保健从业人员、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调研,从不同人群对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现状的认识和评价的角度,研究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需求、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运用访谈法(个人深入访谈/重要知情人访谈、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德比克法、头脑风暴法)、系统分析法等,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表)调查、现场调查、专家论证等,采用实地调研和咨询一线人员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研究。结果:1、社区人群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的结果显示:人群对"中医治未病"的知晓率仅为58.33%,了解"中医治未病"的途径虽然比较多,但没有一个途径拥有超过50%的人群。人群认为可以提供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机构占前两位是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76.74%的人认为中医体质辨识对健康有帮助,有83.45%的人认为中医健康干预对健康有帮助,有81.81%的人认为中医健康咨询对健康有帮助,说明中医预防保健的技术(产品)在人群中有较高的认可度。有73.35%的人认为中医体质辨识应纳入医保,有84.55%的人认为中医健康干预应纳入医保,有68.78%的人认为中医健康咨询应纳入医保,显然干预类产品纳入医保的愿望最强烈。2、预防保健从业人员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认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认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有必要"的占85.85%,远高于"没有必要"的比例(2.46%)。从业人员虽然对收入的满意度不高,但继续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很高,有较高的职业价值感,而且对行业发展的前景也充满信心。所有被调查的从业人员中,在工作中已经运用中医预防保健手段的占61.64%,其中来自中医医院的占83.83%,综合性医院的占64.86%,其他机构(包括健康管理公司、独立体检中心和预防保健中心)的占64.4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占54.0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占18.69%。从业人员运用中医手段后对工作的帮助情况调查显示:认为综合保健效果好的占80.26%,增加干预手段的占75.97%,增加评估手段的占49.79%,增加服务项目的占37.34%,吸引服务人群的占36.48%,增加收入的占18.03%。3、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对我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评价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我国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没有中医特色的占了58.77%,远高于认为有中医特色的28.58%。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预防保健人员队伍规模偏小的比例为89.43%;认为人员队伍学历偏低的比例为60.25%。认为人员队伍医技护比例不合理的为55.96%,认为人员受教育途径偏少的比例为79.99%。说明行政管理人员对于人员队伍的规模、人员队伍层次、人员队伍结构、人员接受教育的途径均不太满意,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1,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子体系正逐渐建立,内涵建设有待加强:目前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主要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其服务内涵有待提高;中医预防保健从业人员队伍规模偏小、学历偏低,但中医预防保健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2、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子体系逐渐形成,方法手段有待丰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但目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量小面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手段尚不够丰富。3、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支持子体系逐渐健全,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中医预防保健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够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配备也缺乏相关资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