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文字游戏翻译研究——以《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为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可以被认为是外国儿童文学的经典著作。不过,目前国内外对其各种译本的研究,尤其是对其中文字游戏的翻译研究,还不算深入。究其原因,是其被认为过于幼稚,其翻译自然也无需太多的翻译技巧。笔者认为,事实绝非如此,其翻译难度不亚于任何成人著作的翻译。   赖斯基于德国学者布勒语言功能方面的观点提出了她的文本类型理论。这在其著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有详细的阐述。赖斯认为:文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重内容文本、重形式文本、重呼吁文本和视听文本。按照赖斯对于文本类型的划分,文学作品属于重形式的文本。翻译此类文本时应注意尽量保留原文的形式,注意使译文具有与原文相同的文学效果和美学效果。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作者卡洛尔大量使用了幽默文字、双关、谐音等属于形式层面的文学手段,毫无疑问应归于重形式的文本。本文试图利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来研究《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文字游戏的翻译,对赵元任、李敏中和冷杉三位译者的译本进行比较。因为赖斯文本类型说对文字游戏翻译有指导性,因此,就文字游戏翻译这一方面,本文可以对三个译本孰优孰劣得出个初步的判断。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各样旨在推进相互交流的会议正在中国召开,这些会议上,中方的发言人不再只是聆听“外国的声音”,而是更多的即席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结合中国传统译学观点,以林语堂“美”的翻译标准在其英译《浮生六记》中的体现为例,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翻译美学的研究入手,结合
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维度是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建立的区别文化间差异的四个维度之一。在具有男性气质的文化中,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区分鲜明:男性应该自信、坚韧并且
名物化现象是语言的一种特殊而常见的现象,语言学从结构、功能、语义和认知等多角度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但句法名物化在商务话语中的情况如何至今研究甚少。本文将定量
罗伯特·库弗(1932-)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公众的怒火》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自1977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小说在理论视角、人物分析、
本文利用语料库的词频统计法,考察2000-2009年国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及热点研究问题,把握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动向。   本研究选择四种国际二语习得的
长久以来,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翻译规则并试图通过研究寻找出一套最佳的翻译标准。“文化转向”的出现将翻译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文化层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