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一项基于《儒林外史》翻译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探讨文化缺省,通过分析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运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试图找出合理有效的翻译补偿策略。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借助语言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一个涉及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的“双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其中译者同时扮演了读者和交际者两个角色。翻译过程就是推理和寻找关联的过程,而翻译的目的就是使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不必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就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即译入语读者能找到译文与之认知环境间的最佳关联。 文化缺省是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是认知交际过程的自然结果。在翻译实践中,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知识的预测不足,加上文化预设对译者所造成的干扰,文化缺省可能导致误译、欠额翻译及超额翻译。 基于关联理论,本文作者提出了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模式,认为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译者对译文对应的认知语境的正确评估。翻译方法及策略的采用必须以最佳关联为参照标准,译作读者应该能以最佳的认知努力获得适当的语境效果且不会产生非意图性语境意义。 文化缺省本质上是交际中涉及认知心理的问题,而关联理论是以认知为主的交际理论,因此,作者认为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及其翻译补偿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其他文献
寒冬降临大地,北风呼啸、雪花纷飞。身处这样的环境,不能不使人感到一丝丝寒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却由此想起当前新闻界传统媒体在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下正进入
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顺应论强调居住于异国文化中的“逗留者”(sojourner)必须顺应异文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跨文化研究不断出现“适应”与“顺应”两大关键词,意指一个
期刊
几个世纪以来,日本的梅树或梅花(有时称为日本杏树)在日本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日本的梅花最初是从中国引进的,发展到现在有很多的品种,其中很多是几个世纪以来人工栽
期刊
教师话语被认为是给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的一种主要手段,而课堂交互的过程则会影响到教师话语为学习者所提供的语言学习机会。基于二语习得理论,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可以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意象图式理论(Johnson1987)和概念隐喻理论(Lakoff&Johnson 1981;Lakoff 1993)。根据以上理论本文建立了一个梯形结构: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生活体验,这些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是李京南副教授所负责的课题——大学英语数字化教材开发模式探索研究起始阶段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讨论基于任务式语言学习的数字化教材建模方法,并通过试验了解所建模型对
对于附着词的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朵奇葩。从世界范围看,对于这类具有"特殊身份"词语的研究方兴未艾。自上世纪70年代起,各国语言学家对世界上很多语言的附着词有过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