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方法为主,以传统文献学、目录学为基础,兼顾心理学、西方叙事学、性别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对武则天故事个案进行研究。总体看来,武则天故事有两个层面,官方文字记载与民间口头传说,分别出现了贬低和褒扬两种相反的倾向。在官方男权文化框架中,如果不能成为“天使”,那么就必须成为“魔鬼”。这是积极晕轮效应与恶魔效应作用的结果。官方的武则天形象是一个被正统文化过滤过的,被不同群体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改变、加工、制造出来的多种观念的载体,是主流文化的产物。民间故事中的武则天形象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从纵向上看,武则天故事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发轫期、沿承期、转型期和繁荣期。唐五代是发轫期:这时关于武则天的记载比较分散,多是片断性的、独立的小故事。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是后世撰写武则天故事的起点。唐代的武则天故事都是在她的子孙当政时流传的,在“家国同构”的封建王朝,孝道及“为尊者讳”的原则使唐代的武则天形象总体上接近历史。宋元是沿承期:也是无顾忌地评价武则天的开始。这一时期的作品沿袭了唐代的思路,并按照编撰者的主观意识开始甄别和分类。由于靖康之变、南宋偏安、元蒙入主中原,武则天故事在原本反对“异性”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反对“异族”的思想,笼罩在正统性和民族性的观念之下。明代是转型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使这一时期的武则天颠覆了传统基于史实之上的描绘,在小说和戏曲中出现了刻意歪曲,恶意贬损的倾向,产生了一大批艳情小说。清代是繁荣期:各种文体中都有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并出现了妖魔化武则天的倾向。从横向上看,武则天故事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在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神秘文化、性别文化的基础上展开。每章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第一节是武则天与该主题的概说,然后按照时代顺序梳理这一主题在不同时代的流变、特点及文化内涵,最后一节是关于此类故事文学规律的总结,尤其注意考查故事从史学向文学移位的动态轨迹。论文整体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关于武则天材料的文献综述。按照朝代的顺序排列,在朝代之下按照体裁分为历史典籍、野史笔记、小说戏曲、诗文等。每部作品简要介绍作品的体裁、作者、著录情况、版本及与武则天相关的内容等。第二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女子干政主题。对武则天皇位正统性的批判贯穿始终。唐代的文本相对客观地展现武则天的功过,包括后宫干政与女皇执政两部分;宋元时期从正统性的角度批判武则天的僭越行为;明代武则天成为一个昏庸无能之辈,她的政治能力被弱化;清代把武则天丑化为祸水,并出现了此类故事中唯一的正面形象——支持女性参政的理想明君。第三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转世报应主题。武则天与转世报应主题的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武则天对转世说法的利用。她利用佛教作为自己问鼎皇位的舆论先导,把它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和理论武器。另一条线索是封建士大夫阶层运用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惩罚武则天,歪曲她的形象。唐宋时期女皇利用佛教登基;元明时期人们用因果报应观念诋毁女皇形象;清代人给武则天安排了皈依的结局。第四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神秘文化主题。皇权必须被神化才具有威慑力。超现实的故事使君权在合法性之上更具有神秘性,从而变得不可置疑。唐宋时期的神秘故事主要是出于“圣人有异表”的观念和帝王出身不凡的思维定势;元明时期集中于武则天登基是天命所在;清代的此类故事把武则天神化。总的说来,这些故事都体现了命由天定、君权神授的思想。第五章是武则天故事中的不伦之恋主题。讲述的是武则天的情感生活,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武则天与唐太宗、唐高宗的故事,另一条是武则天与男宠的故事。前者是公开化的夫妻,后者则是不见光的地下情人。前者是武则天攀登权利的阶梯,后者则是她晚年生活的开心果。前者因为触犯“乱伦”的禁忌而受人诟病,后者则因败坏“妇德”而成为众矢之的。唐宋时期,这些故事大体符合史实;宋元时则把反面因素夸大;从明代开始,两条线索并拢,都朝着艳情化的方面发展;清代武则天被全面妖魔化。武则天被丑化,是封建社会性别哲学泛化到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出现的一种歧视现象。武则天故事总体上经历了从政治主题到情欲主题的转换,这是男性把政治失败转移到两性的战场上来,把武则天从政治领域排挤出去的结果。皇权强化的附带作用;男权文化的排斥作用;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恶魔效应的夸大作用使武则天的形象每况愈下。故事中武则天的话语早已经被男性霸权的口水所淹没,她被物化成一个符号,一个无意义的空洞能指,成为作者具有虐她性质的个人意志的伸张。武则天形象在传统文化中承担了补偿、宣泄、教育等功能。她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女性地位的起伏而波动,成为男女政治博弈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