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

来源 :长江学术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以构建“约克纳帕塔法”世界而享誉文坛的著名美国作家福克纳去世近20年后,一颗文学新星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这就是生于斯,长于斯,并且把大部分作品的背景置于家乡山东高密而营造出一个“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新锐作家莫言。这两位既不同时,也不同地,分属于不同文化圈的作家在创作上却颇有相通之处。研究者们首先注意莫言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福克纳的影响这一事实,进行了一些影响研究的工作,确认了福克纳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莫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平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在不存在影响的地方有何共同之处。与此同时,作为在本国文坛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福克纳和莫言也都飘洋过海,在对方国度的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福克纳在中国文坛显然是以巨人形象出现的,受到广泛的尊崇,近年来中国学界对他的研究热情也如同温度计上盛夏的气温节节攀升,而莫言在美国也随着著名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对他的好几部长篇小说的翻译和出版而引起越来越多读者的兴趣,学界对他的研究热情也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长。随着中美文化、文学交流的日益密切,对这样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作家本人和他们的创作,也将有助于两个民族、两个文化的了解和交往。鉴于此,本文拟从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创作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福克纳和莫言展开平行比较研究,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比较长短,分出优劣,并尝试对他们的文学价值进行评估。 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简要回顾了福克纳在中国以及莫言在美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福克纳的大部分短篇小说都以各类文集的形式翻译在中国出版了,而他的19部长篇小说中也已经有8部译成了汉语,有的小说还有好几个译本。在研究方面,出版了一批关于他的传记,其中有中国学者撰写的,也有从外文翻译的。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一部福克纳评论集。迄今为止,从《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里可以检索到的研究福克纳的硕士论文已达28篇之多。中国的学术期刊在过去的十年间刊发了200余篇福克纳研究文章,涉及到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这些文章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理论对福克纳的作品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莫言已经有四部长篇,2个短篇小说集(《红高粱》、《天常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师父越来越幽默》和《爆炸》)译成了英文在美国出版,学界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也有数十篇,这些文章有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肯定莫言的独特性,有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傣西药结合治疗“拢动休”(痤疮)。方法:采用内服傣药百解胶囊,西药湿敷,傣药磨药外搽综合治疗。结果:270例病例,治愈267例,好转3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傣西药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出到2035年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指明了社会治理
报纸
婚内强奸入罪问题近几年来在法学界和司法界一直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并且已基本形成了否定论和肯定论两大学派。 否定说认为婚内强奸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强迫妻子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孝作为道德规范,不仅具有无形的约束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且具有社会批判与建设的力量,它可使家庭和谐、社会祥和、政治稳定、国家长治
本文对象形文字的构成形态、组合规律,进行研究,力求寻找出传统符号语言的“线”、“意”的造型观念、“不似之似”的审美感觉的来源基础;从符号的程式化语言上进行研究,证明
除导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七章。 导论部分揭示了研究船舶抵押权法律适用的意义、方法和拟突破的内容。各国的船舶抵押权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同,船舶抵押中涉及的法律冲突极为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内风沙地貌与流水侵蚀地貌交错分布,植被稀疏,土壤侵蚀过程复杂且剧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域存在独特的片沙覆盖黄土地貌,该地貌坡面产流产沙方式独特,侵蚀过程复杂,其侵蚀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结合土壤水分和孔隙水压力监测技术,开展沙盖黄土坡面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雨强:1 mm/min,1.5 mm/min和2 mm/min;坡度:1
中国医院的社工体系以及社会工作部的建立处于初期阶段,社会工作是一个朝阳行业。现今,中国医患矛盾日益严峻,38.3%的患者有过不愉快的就医经历,近年来,我国杀医、伤医屡见不
起源于美国黑人贫民区的说唱乐是当今流行音乐文化中最成功的音乐风格之一,但音乐只是这种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说唱乐歌词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俚语的发展。作
广告中历来就存在着“女性歧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角色定型”和“女性的性对象化”。广告的商业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倾向于采用受众所熟悉的、最易接受的价值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