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是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用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但治疗后依然存在着再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多种因素影响着内镜治疗术后的疗效,其中门静脉-体循环侧枝循环(门体分流)显著影响着门静脉血流量和流速,与内镜治疗术后的疗效密切相关。附脐静脉开放形成的侧枝循环是门体分流的一种独特侧枝循环,与其他不经过肝脏组织的门体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导致肝硬化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是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用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但治疗后依然存在着再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多种因素影响着内镜治疗术后的疗效,其中门静脉-体循环侧枝循环(门体分流)显著影响着门静脉血流量和流速,与内镜治疗术后的疗效密切相关。附脐静脉开放形成的侧枝循环是门体分流的一种独特侧枝循环,与其他不经过肝脏组织的门体分流侧枝循环不同,它是起源于门静脉左支以下的侧枝循环,与腹壁曲张静脉相连,从理论上分析,附脐静脉开放的侧枝循环有一部分静脉血可以经过肝脏,不但能将门静脉内血流分流入体循环,从而减轻门静脉高压,还能代谢部分来源于门静脉的内毒素及血氨等有毒代谢产物。所以附脐静脉的开放不仅能够减少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发生,血流还能经过肝脏代谢,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风险。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我们设计并开展了本项临床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究附脐静脉开放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1.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内镜治疗的患者。排除以下病例:1.入院时诊断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2.伴有其他门静脉侧枝分流;3.既往曾接受TIPS或外科分流术治疗;4.单纯胃静脉曲张;5.完全性门静脉血栓。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或CT)结果分为附脐静脉开放组与附脐静脉未开放组。2.比较附脐静脉开放组与附脐静脉未开放组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疗效,包括早期及长期再出血率、死亡率,以及腹水、肝性脑病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临床数据通过查询电子住院病历、临床随访以及电话随访收集。随访时间为内镜治疗时到本研究结束(2021年9月)。研究的主要观察终点是术后再出血,次要观察终点是死亡及肝移植。3.收集术前,术后1月,3月,6月及此后每6个月患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4.使用t检验对连续变量进行均衡性分析(包括基线情况及术后变化情况);应用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对分类变量及有序变量进行均衡性分析。5.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累积未出血率及生存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对于再出血的风险,根据不同肝功能划分亚组,使用COX回归对亚组进行分类回归树分析并制作森林图。6.使用COX回归结合时间变量分别对再出血及生存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73例二级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成功接受了内镜治疗。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附脐静脉开放组57例,附脐静脉未开放组216例。2.附脐静脉开放组与附脐静脉未开放组的基线资料经均衡性分析(除术前MELD评分及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外)分布均衡。3.附脐静脉开放组内镜治疗早期再出血(术后6周)(0%,0/57)发生率明显低于附脐静脉未开放组(6.48%,14/21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7)。4.以MELD评分分组进行亚组分析,分为MELD>10分组(临床代表肝功能恶化组)及MELD<10分组(临床代表肝功能较好组),MELD>10分的入组患者共计93例,附脐静脉开放组(8/27,29.6%)随访期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附脐静脉未开放组(36/66,54.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9)。5.以有门静脉血栓和无门静脉血栓进行亚组分析,门静脉血栓的入组患者共计87例,伴有门静脉血栓的附脐静脉开放组(3/14,21.4%)的长期再出血率低于附脐静脉未开放组(39/73,54.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血栓是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496,95%CI1.02-2.19,P=0.039)。7.两组间的生存分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附脐静脉开放能降低内镜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的风险。2.附脐静脉开放能降低MELD>10分患者内镜治疗后长期再出血发生风险。3.附脐静脉开放能降低门静脉血栓患者内镜治疗后长期再出血发生风险。4.门静脉血栓是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比较不同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症状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以阐述这些药物对改善痛性DPN疼痛症状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上痛性DPN的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通过制作相关问卷,对陕西省7家医院内分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痛性DPN患者使用症状治疗药物的比例、症状治疗药物对痛性DPN患者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高致死率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目前临床一线药物吉西他滨、紫杉醇、铂类药物和5-氟尿嘧啶等疗效均非常有限。铂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发现,递送系统能够促进药物向肿瘤组织分布,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化学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但体内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治疗策略的疗效仍然有限,难以满足临床治疗的实际需求。这是由于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基质,这些基质一方面促进胰腺肿瘤恶性增殖,另一方面阻碍了药物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占肝癌总发病数的85%[1]。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3位,2020年约90.6万肝癌新发病例和83万肝癌相关死亡病例[1]。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决于患者的种族、地区、年龄、性别等[1,2]。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目的]基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信号通路探究西黄丸抗乳腺癌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西黄丸低剂量组(5 g/L)、西黄丸中剂量组(7.5 g/L)、西黄丸高剂量组(15 g/L)、SIRT1激活剂(SRT 1720)组(6μmol/L)、西黄丸高剂量+SRT 1720组(15 g/L+6μmol/L);CCK-8法和平板克隆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易引发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骨组织的稳态维持是一个分别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导致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调控过程。骨质疏松最直接的原因是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功能降低,而破骨细胞功能增强,这种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导致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主要机制是抑制
【背景和目的】ICU(intensive care medicine,ICU)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50%以上的患者在入住ICU首日即存在胃肠道症状。胃肠道功能障碍与ICU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导致死亡率增加、延长机械通气时长和ICU停留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引起ICU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通过与肠道阿片受体结合,阿片类药物可抑制肠道神经元的兴奋性,并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失衡
研究背景:自体软骨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鼻整形手术,从而实现对多个鼻亚单位畸形的联合矫正,其中鼻尖和鼻背整形手术是我国最常见的手术。鼻尖整形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鼻中隔延伸移植物来矫正和维持鼻尖位置,但是,术中移植物来源多样,有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和肋软骨等来源。然而,不同自体软骨材料有不同的适应症,术后临床效果也各有差别。其中,术后鼻部形态尤其是鼻尖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回缩,这是鼻整形术后普遍存在且直接影响手术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发生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手术是目前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最好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可达20%-45%。然而,肝转移瘤的可切除性受限于多种因素。因此,对于无法切除的肝转移患者,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已有研究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MSI-H/MMR-D型结直肠癌患者具有持续的临床反应,使得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有研究
[研究目的]理性行为体模式集纳了情报组织进行认知对抗的基本规律。通过剖释这种模式,明晰了情报组织“客场化”认知的理性机制以及开展动态对抗的有效路径。[研究方法]将决策论视角下的理性行为体模式演绎到情报组织的认知对抗活动中,解析情报组织以理性行为体形态进行认知对抗的渊源、构成、过程及范式,提出情报主体阻碍甚至破坏情报客体进行理性认知的路径假设。[研究结论]在情报组织的理性认知中,应以概念化、类型化、
目的:观察角膜像差引导个性化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术后患者的角膜上皮厚度以及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变化趋势,探讨影响角膜上皮厚度和角膜前表面HOA变化的因素,分析角膜上皮增厚和角膜前表面HOA变化的相关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