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
  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
  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
  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
  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
  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
  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
  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人类文学写作实践一直内含于广义的“人学”理念范畴,其创作过程的实现,一方面离不开作为生命体的“人”,依赖于人类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基础,即以人类大脑为中枢的思维系统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作为意义体的“人”,即文学的书写意义是在体现人、表达人,是在描述“人”的一种处境,从而试图构建对“完整的人”的理解图景。人工智能进军文学创作领域,依赖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算法系
学位
川剧作为西南的地方大戏,自古以来就与西南社会血脉相依、密不可分,研究西南地区的川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权力渗透入地方剧团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新中国成立后轰轰烈烈展开的戏剧“三改”运动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戏曲市场改革,国家权力一直醒目地贯穿在对地方剧团的指挥与领导中,并且在加强时呈现出“国营化”趋势,在减弱时呈现出“市场化”趋势,整体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与摇摆的态势。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国家权力对地方
学位
《冷斋夜话》是北宋知名禅僧惠洪的著作。因为记载不够严谨,有假托伪造之迹,存在一些讹误,再加上惠洪行为放浪,所以在南宋时期《冷斋夜话》便遭到了文人学士的百般抨击。直至今日,学者们对《冷斋夜话》的评价依旧不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诗学思想,“妙观逸想”“言用不言名”“诗句含蓄”即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这三个诗学思想在展现惠洪对诗歌艺术独特理解的同时也体现出了禅宗对
学位
康有为作为晚清著名的政治领袖和儒学大家,终结了中国的古典传统,开启了现代性的无限可能,是中国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代表人物。过去,学者们更看重康有为在思想史、政治史上的地位,对其文学上的贡献关注较少,但从上世纪末开始,学者开始有意识地挖掘康有为散文和诗歌创作的审美价值,以及他对近代美学的启发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康有为在变革传统儒学和推动我国古典诗学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  论文分四个部分展
学位
知识分子的身份建构问题,一直是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何其芳的身份定位与文学创作,随着个人经历与时代风气的变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学界将何其芳“奔赴延安”作为一个转折点,此时何其芳从一个唯美派诗人,成为了投身于革命斗争与政权建设的文艺工作者。然而,何其芳的内在人格与外在身份并不是割裂的,他的转变具有前后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他虽然具备了多重身份与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但他的心路历程与价值观念却处于不断融合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攀升。美国的鲁迅研究作为美国中国学的重要课题,是解读中国变化的重要中介,也是文化对话的天然平台。基于此,文章对1990年以来美国鲁迅展开研究,从文献数据出发,希望获得对鲁迅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美国学术研究的进一步认识。  第一章首先梳理了美国鲁迅研究的文献,考察了美国鲁迅研究的发展状况。同时构建“对话与反思”的海外汉学研究理论框架,用
学位
海外中国绘画研究是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又是构建海外汉学不可或缺的砖石。自20世纪初以来,海外学者已经开始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从学术成果分野来看有诸多学者群体分支,如以西方风格史学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罗樾、高居翰,及有二十余年海外研究背景的台湾学者石守谦等人;仍保留并兼具汉学研究传统的海外华裔学者方闻、何惠鉴等人。不论是海外本土汉学研究者,还是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提出的“沉郁”词论,对当时词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今文论的发展亦颇有启发之处。为探究“沉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全文将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在分析既有陈廷焯“沉郁”词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拓展该论题的新方向,并认为能否变以及如何变是影响“沉郁”当今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考究“沉郁”词义生成及衍变情况,指出其由用于“人”向用于“文”的转变路径。至陈廷焯,“沉郁
学位
出生于匈牙利的英籍艺术史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是艺术社会学研究中承上启下的人物,也是马克思主义艺术史家的代表之一,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并且对于其理论核心的辩证法思想几乎没有讨论。本文在简单介绍其艺术社会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他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辩证法在其艺术社会学理论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阐发。  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有三部分:首先是对于艺术社会学研究范围的
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是一个社会青年学生观甚至价值观的重要展现。《人民画报》作为官方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介,这当中涉及了大量对青年学生的报道。文章通过窥探《人民画报》在50年代初期所塑造出的具有典型性和榜样作用的青年学生形象,来研究官方新闻媒体对青年学生形象的建构方式,同时以此探析50年代初期我国的新闻摄影理念及新闻照片真实性的问题。  文章以1950至1955年,共计66期《人民画报》中关于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