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规范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古至今,每当汉字的使用呈现不规范或混乱状态的时候,就会由社会权威来对其进行规范,以保证汉字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得以实现。汉字就是在这种自发变化与自觉规范的过程当中不断发展的。
经历了唐代的字样运动,汉字的规范到了宋代进入一个特殊时期。崇古与疑古的风气并存,张有就是崇古的代表人物。张有生于北宋末年,自幼对篆书很感兴趣,他一生不务进取,专心于文字研究,用三十年著成《复古编》。
《复古编》正文二卷,又附辨正六章,是一本正字专书。张有把所收文字按平、上、去、入四声来编排,先根据《说文解字》列出篆体正字,再转写为楷体,下面列出别字、俗字等不规范字样。辨正六章第一章“联绵字”是正文部分的延续,辨析联绵字的正误。后五章是对不同的小篆字样的辨析。
在楷体字通行的宋代出现这样一本带有复古倾向的正字专书,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对于《复古编》,前人有褒有贬,褒者赞其严谨端正,一点一画都要讲求依据;贬者斥其失之太拘,过于泥古,不知变通。虽然已有很多人对其做出评价,却大都见于这本书的序言或文字学史书当中,篇幅有限,令人无法形成系统的认识。那么,究竟《复古编》有无价值?价值何在?本文拟从汉字规范的角度,重点对书中正文和“联绵字”一章的正字和其它字样进行考查,以明确张有的正字观及其正字实践的得失,希望能使今天的汉字规范得到些许启发。
如何考查?王宁先生提出了汉字优化的五条标准:第一,有利于形成和保持严密的文字系统;第二,尽量保持和维护汉字的表意示源功能;第三,最大限度地减少笔划;第四,字符之间有足够的区别度;第五,尽可能顾及字符的社会流通程度。根据这样的标准,我们设置了相应的参数,即字样的使用频率、理据保持的情况、构形模式及与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来对正字和其它字样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查。
通过考查,得出了相关结论:张有《复古编》的出现,在当时的背景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正字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拘泥于《说文》而不知变通未免显得保守。只有在科学的正字方针的指导之下,才能做到既考虑社会用字,又避免混乱驳杂,达到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