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尘螨过敏原Der p 37克隆表达及其致敏哮喘机制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尘螨是全球常见的一种室内过敏原,它们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皮壳碎片等以尘埃颗粒的形式飞扬于空气中,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一种重要过敏原。国内外现将可以引起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尘螨主要区分为几类,其中以屋尘螨和粉尘螨最为常见。屋尘螨过敏原的组成十分丰富,除了主要过敏原以外,还包括许多次要过敏原,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致敏机制都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克隆表达出屋尘螨过敏原Der p 37蛋白,并通过亲和层析得到了较高纯度浓度的重组Der p 37蛋白,并鉴定其免疫原性,再通过动物实验建立小鼠模型来证实了Der p 37蛋白是一种新过敏原,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探讨了Der p 37的致敏机制。目的:克隆表达屋尘螨过敏原Der p 37蛋白,鉴定其免疫原性,探究其致敏机制。方法:(1)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较为纯净的重组Der p 37;(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病人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Der p 37的免疫原性;(3)通过动物模型证实重组Der p 37蛋白的致敏性;(4)转录组测序探讨Der p 37蛋白的致敏机制。结果:(1)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克隆表达纯化出较高浓度和纯度的重组屋尘螨过敏原Der p 37蛋白,通过与尘螨过敏患者血清的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证明Der p 37具有致敏性,与血清结合率约为16.7%,是一种屋尘螨次要过敏原;(2)通过构建Der p 37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Der p 37能使小鼠血清特异性IgE升高,同时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升高,另外还有IL-17水平显著升高;同时小鼠肺泡灌洗液内中性粒细胞增多,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肺部炎细胞浸润、黏液高分泌,表明Der p 37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过敏性哮喘;(3)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Der p 37致敏小鼠与正常空白小鼠有多个基因存在上调或下调的改变,且大多数基因都与免疫相关,其中IL-17基因差异明显;通过KEGG途径分析也显示,Der p 37对IL-17信号通路产生了明显的改变,证实Der p 37诱导小鼠过敏性哮喘的机制与IL-17和Th17相关。结论:利用原核系统成功克隆表达纯化了屋尘螨过敏原Der p 37,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重组Der p 37蛋白可诱导过敏性哮喘,Der p 37蛋白的致敏机制除了与IL-4和Th2相关以外还与IL-17和Th17相关,表明Der p 37是一种新的尘螨次要过敏原。
其他文献
氯喹那多(Chlorquinaldol,CQD)作为一种8-羟基喹啉(8-HQ)的衍生物,是一种长期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的局部用药,在临床上,也常常与普罗雌烯联合用药治疗阴道炎。此外,CQD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结核、抗病毒和抗寄生虫作用,它的抗菌作用可能与螯合作用有关。然而,CQD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迄今为止尚不明确。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简称Wnt信号通路)在胚胎的生长发育和肿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因其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化疗耐药及复发率,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世界女性健康。卵巢癌细胞干性是卵巢癌化疗耐药的重要因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一种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细胞成分,与卵巢癌的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提出TAMs可能促进了卵巢癌细胞的干性。已有许多研究表明TAMs可通过microRNA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并调节其耐药性。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
目的:检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PSS)患者发病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及血浆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27和HSP70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拟从转录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两个层面,探讨HSP27及HSP70分别与PSS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期限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共有20名RPD患者(20例膝,12例男性,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2.61岁(8岁31岁),术前平均TT-TG值17.5mm(15mm20mm),在我院接受全关节镜下MPFL重建术手术。所有患者均使用同种异体肌腱,使用单束等长法重建MPFL。统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
【目的】通过前瞻性配对设计,每位研究对象术中均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SEP)监测及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计算rSO2的最佳干预阈值,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rSO2监测与SSEP监测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同时观察rSO2监测在CEA手术中的作用。为rSO2监测在此类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选择择期CEA患者63例,患者58人,ASA分级I-III
背景:食物过敏是食用某种食物成分后,使机体处于致敏的状态,当这种食物成分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引发一连串的临床症状。通常认为食物过敏是食物中的某些抗原激发了肠道免疫系统,Th1(辅助性T细胞1)和Th2(辅助性T细胞2)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产生以Th2为主导的免疫反应。鸡蛋是较为常见的食物过敏原,OVA(卵清白蛋白)是其关键成分。冷应激是我国北方地区外部环境主要的应激原,已被证实是引起小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的快速迁移和高侵袭性,导致手术难以完全切除,肿瘤易复发。MLK3和PI3K p110β亚基均是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但仍不清楚这两者间是否存在协同调控作用。前期研究中发现,靶向PI3Kβ与JNK,可通过调控板状伪足和膜褶皱的形成,以及Akt和FAK的活性,协同抑制胶母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以及体内移植瘤的生长。鉴于MLK3可激活JNK、p38和
背景与目的:酪蛋白激酶Ⅱ(Casein kinase2,CK2)是一种生存所必须的上游保守性丝/苏氨酸磷酸激酶,由两对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异四聚体,其中α亚基可单独存在并具有催化活性。目前已报道的底物有300多种,广泛参与了机体心脏发育、精子发生、应激代谢调节、昼夜节律和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应激信号转导等。本题组在研究CK2 α参与衰老
研究背景: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本课题组多年的研究证实旋转磁场(RMF)可以明显缓解神经损伤、疼痛以及炎症疾病的发展进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是MS的经典临床前药效评估的动物模型,具有与MS相似的免疫及病理特点。本项目拟采用EAE小鼠疾病模型观察旋转磁场能否够延缓EAE的发病进程,并
背景:过敏性哮喘目前仍然是公共卫生和医学上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屋尘螨(HDM)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过敏性气道疾病相关的最常见过敏原之一。近二十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环境污染物中的多环芳香烃(PAHs)、邻苯二甲酸酯(PAEs)等可能是造成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高发与病情恶化的原因。但是,环境污染物与哮喘发病的因果关系尚未建立,其作用机制不甚清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