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一些中国企业开始因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前往更为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这些在国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被称为“中国概念股”,简称中概股。中概股最初受到各方追捧,但从2011年开始,受浑水机构做空等因素影响,中概股的市值不断缩水,与此同时,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的形势却反弹向好,因此不少中概股开始谋求回归A股。2015年,暴风科技、巨人网络等中概股企业第一批回归A股,刚上市就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市值均比在海外私有化时多了几倍以上。首批回归的中概股在A股取得的高估值更加吸引了其他认为自身价值被低估的中概股企业,之后的几年内,许多中概股纷纷选择私有化回归A股,激起一番回归潮。但A股的高估值是否偏离企业的内在价值、为何中美资本市场对同一企业的估值有巨大差异、A股的高估值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都是值得深思的。为了更准确的探究中美资本市场股票估值巨大差异的原因和影响,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药明康德为案例对象进入深入分析。首先,对药明康德在A股和N股上市时分别进行估值,并将估值结果与实际股价进行对比分析,从应用估值模型得出的结果来看,A股对药明康德估值过高,N股对药明康德估值略低。其次,从资本市场、投资标的、投资者的角度分别分析估值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分析A股高估值给企业、行业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这一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些许建议。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本文发现中概股存在中美资本市场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三点:一是资本市场大环境有差异,包括美国资本市场成熟的做空机制使中概股集体遭遇信任危机,以及我国不健全的退市制度导致的资本市场定价功能损害;二是优质投资标的稀缺性差异,我国资本市场优质投资标的稀缺,发展较好的中概股回归后更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炒作,导致估值过高;三是投资者估值理念差异,美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多为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价值发现和价值挖掘能力,往往会更加看重企业的产品市场市值管理,而我国投资主体多为散户投资者,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够强,也不够理性,因此可能更加关注企业是否带有能够炒作的话题,这使得研发能力不够强、没有可靠产品的药明康德并不受美国市场的关注和重视。这种差异对我国企业、行业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总体而言仍然是弊大于利,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一是从丰富退市指标、改革ST制度、完善多层级资本市场结构等多个方面完善我国退市制度;二是放宽我国上市标准,使我国市场能出现更多优质投资标的,也更多地把检验企业合格性的权利交给市场和投资者;三是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产品市场市值管理,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非以市值为重心,这样在不同资本市场才都能立足生存、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