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复合物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前言矫形外科修复骨质缺损依然有许多临床问题。自体骨组织作为重建材料的来源有明显缺陷,供给部位发病包括疼痛、功能缺失、操作过程中的局部损伤以及骨来源受限,它已成为这些操作的过时的标准来源。同种异体移植物的使用也带来明显的问题,包括疾病的传播,宿主排斥反应和缺乏骨诱导特性。外科重建任何组织均需要具修复能力的细胞、合适的支架、将细胞引入受伤区域和组织的特殊生物合成。另外,诱导生长因子、表型特异性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必须连续地与植入细胞及其子代起作用,从而有效的构建成有功能组织。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个新领域。目前许多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几乎均着重体外培养条件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于改善局部微环境的探讨。实验目的试图用本实验配制含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脱钙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载体复合支架材料植入骨缺损的同时,向植入处微环境内填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等因素,从而达到增强骨修复能力,改进修复效果的目的。实验材料与方法选择3月龄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于左侧髂骨和股骨粗隆处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MSCs后,与脱钙骨等载体材料体外复合,植入兔桡骨干10mm缺损处。其中24只采用自身左右侧对照,实验组(左侧,A组)缺损处植入MSCs、DBM、藻酸钙(calcium alginate,CA)、bFGF、维生素C;实验对照组(右侧,B组)缺损处植入MSCs、DBM、CA;对照组(C组)3只,双侧缺损处植入DBM、CA;空白组(D组)3只,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30d、60d和90d时各处死10只动物取材,行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各组之间骨缺损修复情况。实验结果术后30d、60d、90d各组之间放射学检查评价新骨生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织学检查新骨生成速度、生成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骨痂和移植物化骨明显快于B组和C组;脱钙骨载体复合支架材料降解较B组和C组的快,B组和C组残存物明显多于A组。A组骨缺损以多点方式直接成骨,B组和C组则从两端以“爬行替代”方式成骨。D组术后90天骨缺损均无愈合。结论植入体外培养移植物的同时向该植入微环境填加bFGF和VitC等有利骨修复因素能提高骨损伤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