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初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学生在社会上接受了不良影响,有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说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不再是花架子,思想政治学科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理应摆在学校教学中的首要位置。值得欣慰的是,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的课改理念正在基础教学中广泛运用。在课改实践中,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切实体验到了新的教法、新的评价观点带来的震撼与洗礼、智慧与创新;在对新课改的理解与认同、接受与反思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认识到了新课改带来的严峻的考验和全新的挑战。 为此我把在新课改实践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及策略呈现给大家,也许对您政治课的教学会有所帮助,以便我们共同携手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研究角度不同。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入手,对思想政治课程中提出的总目标和各项目标加以阐释和综述,或者对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比如: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等等加以阐释,而且绝大多数的文献都是出自专家组的研究成果;许多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同行的文章,谈的多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看法,大都是理念的或是理性的。本文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主要论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策研究,相比较而言,更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不同。有关新课程的研究,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数据法,材料收集法,而该文使用的是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具体地说,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课堂中进行研究,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也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通过从新课程的课堂中选出的案例进行反思,提出问题,是在课堂的教学中显现出来的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更具有真实性。 本文结构如下: 引言部分,提出论题,并指出该论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方法,同时对该论题的研究状况作以阐述。 正文共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其中,又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方面的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课程内容的问题,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的问题。 第二部分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后记,总结全文,指出新课程实施还有很大的空间。关键词:新课程实施对策研究
其他文献
对活性炭处理含酚废水实验中把溶液褪色现象简单归因为吸附苯酚的做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实验探讨证明活性炭对苯酚、Fe^3+等都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进而提出了活性炭处理含酚废水实验
血管性痴呆(VaD)是以缺血缺氧性或出血性脑损伤造成的以智能、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VaD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MicroRNA(miRNA)在生物体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企业管理会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应该随着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管理
<正> 长期以来,手法治疗下颌关节前脱位,多宗传统的口腔内、外复位法(此法见各伤科有关书籍),的确解除了不少本证患者的痛苦,然而,用于临床,仍有不足之处,如对新伤体健,嚼肌
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由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众多,教师和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教师无法对教学方法做出有针对
中学生主体性是指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中,从而树立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
二期课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随之改变的则是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转变使得原有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显得相对滞后,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