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俗称“韭蛆”,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鳞茎处进行取食危害,是韭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生产上主要使用化学农药灌根防治,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而且导致该虫的抗药性增强。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可发挥代谢功能,昆虫对杀虫剂代谢能力的增强与其体内P450s基因的过量表达密切相关。本研究对韭菜迟眼蕈蚊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67203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9JM-5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俗称“韭蛆”,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鳞茎处进行取食危害,是韭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生产上主要使用化学农药灌根防治,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而且导致该虫的抗药性增强。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可发挥代谢功能,昆虫对杀虫剂代谢能力的增强与其体内P450s基因的过量表达密切相关。本研究对韭菜迟眼蕈蚊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进行转录组分析,对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进行筛选;并对CYP6QE1进行克隆及功能分析,以期了解韭蛆杀虫剂抗性与P450基因之间的关系,为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韭菜迟眼蕈蚊田间品系和室内敏感品系的毒力测定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韭菜迟眼蕈蚊田间品系和室内敏感品系的LC50值分别为473.021 mg/L和79.509 mg/L。田间品系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倍数是5.949。2.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转录组比较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与敏感品系相比,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有926个上调的基因,有1240个下调的基因。上调基因中包括17个P450基因。对其中8条基因即cluster19765、cluster23833、cluster27879、cluster5822、cluster43577、cluster33996、cluster26113、cluster22792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其中以cluster23833的差异表达倍数最高,为247.19倍。3.韭菜迟眼蕈蚊细胞色素P450 CYP6QE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CYP6QE1的全长,基因全长为1752bp,编码511个氨基酸,其等电点为8.96,蛋白分子量为58.314 k Da。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得知,该基因属于P450家族的CYP6家族。序列包含3个细胞色素P450特征区域,包括C螺旋保守序列WRNAR(residues 127-131)、K螺旋保守序列ETLR(residues 371-374)和血红素结合域保守序列FGDGPRNCLG(residues 448-457)。该基因未发现信号肽,在5~27位氨基酸之间形成一个跨膜区。4.韭菜迟眼蕈蚊细胞色素P450 CYP6QE1基因的功能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CYP6QE1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药剂诱导下的表达量。结果显示,CYP6QE1在幼虫马氏管中表达水平最高,中肠和脂肪体次之,头部中几乎不表达。CYP6QE1在幼虫时期表达量显著高于韭菜迟眼蕈蚊其它发育时期,幼虫期以3龄幼虫的表达水平最高,2龄幼虫次之,在卵、蛹和成虫中表达量很少,在雄蛹和雄虫中的表达量略高于雌蛹和雌虫,但差异不显著。LC30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3龄幼虫后36h,CYP6QE1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上升。LC50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36h和48h,CYP6QE1表达水平显著提高。LC30毒死蜱和LC30噻虫胺处理后,CYP6QE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上升。利用RNAi干扰技术对CYP6QE1基因进行干扰,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饲喂CYP6QE1基因ds RNA后48h和72h,CYP6QE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28.7%和55.3%。LC30高效氯氟氰菊酯、LC30毒死蜱和LC30噻虫胺处理后,饲喂CYP6QE1基因ds RNA试虫的死亡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升高。
其他文献
葡萄酒微生物在葡萄酒风格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选育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酿酒酵母,越来越受到葡萄酒行业的关注。对于优选的酵母菌株,在完成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拟开展中试和大生产试验时,由于优选的酵母通常没有活性干制品,因此,在使用时技术要求较高、极不方便,这常会导致中试或大生产试验开展缓慢,以及试验结果与利用活性干酵母制品的结果不一致。酿酒活性干酵母(Alcohol-fermentation Active
自20世纪以来,由于玉米-小麦或水稻-小麦长期轮作及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引起赤霉病菌积累,赤霉病频发,危害范围也愈加广泛。目前,除青海、西藏尚未见报道外,我国内陆各省市小麦产区均有发生。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病速度快,防治窗口期短。因此,做好病害的科学及时测报是防治关键。2012年,课题组研制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2016-2018年与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和全国农技中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且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但是该类化合物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溶解性能较差,作用位点较多,对一些病症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诸如此类的原因限制了其药用开发。如果以黄酮类化合物为母体,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活性优化就有可能发现活性更好、具有药用开发前景的衍生物。本文以2,6-二羟基苯乙酮和邻氟苯甲酰氯、间氟苯甲酰氯、对
目前尽管所有地理标志葡萄酒产品均对其产地范围和质量特征做了规定,但现行的葡萄酒地标管理体系内缺乏相关的产地鉴别措施;葡萄酒新国标虽对产地酒做了定义,但也未提供与之配套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多元素同时检测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河北昌黎、山东烟台、河北沙城、宁夏贺兰山东麓、甘肃河西走廊、云南红葡萄酒、吉林通化等8个地理标志产区的202个葡萄酒产品中的特征矿质元素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葡萄品种对葡
大蒜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保健利用价值,而优质大蒜品种,含有更多的功能成分。但由于品种退化,大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减产问题,引进优质品种,生产优质大蒜,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及加工企业迫切的实际需要。本研究以中国主产区品种在陕西关中的栽培适应性展开,通过将收集到的全国主产区58个大蒜品种在陕西杨凌的栽培,观察记录各品种大蒜的物候期,同时在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农艺性状,对不同大蒜品种各项农艺性状、经济
多层齿孔钢带传动是一种磨损不伸长、润滑要求不高、能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新型传动方式。目前,对于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过大弯曲应力的多层齿孔钢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很少见诸报道。因此,本文对这种多层齿孔钢带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探索了相关制造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确定了多层齿孔钢带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以圆柱齿和圆头条形孔作为传动的啮合结构;设计了一种组合式齿带轮,轮齿高
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重要的麦类病害,发生范围广泛,在全世界有小麦种植的地方都有发生。三唑酮杀菌剂是小麦条锈病的化学防治最主要的杀菌剂之一。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期大面积的单一使用三唑酮,小麦条锈菌很可能已经对三唑酮产生了抗药性,但没有系统的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过精确的抗药性检测。本研究通过对采集自小麦条锈菌主要越
叶色是茶树的重要遗传特性之一,当花青素及其苷类在茶树叶片细胞内大量累积时,茶树叶片会呈现红紫色。花青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花青素和糖基经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GTs)催化结合会形成稳定性更好、水溶性更强的花青苷,赋予植物颜色。催化花青苷合成的糖基转移酶是依赖尿苷二磷酸的糖基转移酶(UDP-glycosyltransferases,UGT)。尽管茶树芽叶呈现紫色的机制近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旱、降水不足,旱地小麦增产遇到了瓶颈。黄土高原地区的旱地小麦自上世纪开始,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化肥用量的持续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反而造成了地下水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增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有机无机配施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养分和水分效率。因此本试验设计为4种有机肥梯度,分析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施用不同量的有机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的提高可通过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来实现。水稻突变体是现代育种的重要材料,将水稻突变体投入大田生产前对其进行评价和利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研究前期从粳稻Dongjin分离鉴定的突变体已在陕西、上海和海南种植多代,性状稳定,前期试验表明该突变体具有耐穗发芽的特性,若能投入到大田生产中能解决水稻穗上发芽的问题,进而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