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旱、降水不足,旱地小麦增产遇到了瓶颈。黄土高原地区的旱地小麦自上世纪开始,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化肥用量的持续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反而造成了地下水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增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有机无机配施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养分和水分效率。因此本试验设计为4种有机肥梯度,分析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施用不同量的有机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1504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干旱、降水不足,旱地小麦增产遇到了瓶颈。黄土高原地区的旱地小麦自上世纪开始,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但是近年来化肥用量的持续增加并没有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反而造成了地下水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增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有机无机配施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养分和水分效率。因此本试验设计为4种有机肥梯度,分析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施用不同量的有机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并评价其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以期明确在当前经济和产量水平下,旱地农田冬小麦施用有机肥后,对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影响,从而建立适合当地的科学发展的有机肥配施制度。本论文结果主要如下:1、将三年数据平均后对比得出,各个施加有机肥处理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前提下,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2.8%、17.6%、17.9%,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3.0%、7.0%、6.1%。与此同时,施加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在地下的根系分布,提高了冬小麦对土壤深层(60 cm~150 cm)水分及养分的利用,弥补因当地气候干旱、降水不足而造成的土壤水分亏缺,有利于冬小麦地上群体的稳定生长,提升了冬小麦环境抗逆性。综上,在黄土高原旱地农田当前冬小麦产量水平下,施加有机肥依然能够使旱地农田的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氮肥施用量并补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是适合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发展的管理模式。2、综合对比分析三年数据,可见随着施加有机肥量的增加,前期成本投入也增大,考虑到农民投入产出比,长期施加少量有机肥(N150+M5t)的经济效益会更高,即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的推荐有机肥施用量为5吨/km~2左右。3、对比分析后两年数据,施加有机肥后,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作用,体现为对CO2的净吸收,对温室效应有减缓作用。而综合增温潜势(GWP)受水分影响较大,施加有机肥后,各处理间无显著变化规律。而施加有机肥后,实现了小麦增产,从而有效降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即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后,所生产单位产量的小麦对大气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较小。本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长期施用少量有机肥,能够促进冬小麦增产,实现冬小麦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可作为黄土高原区旱地农田推荐的一种作物管理模式。但有机肥施加量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具体联系仍需长期定位试验进一步探明。
其他文献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葡萄酒产区,新疆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和内蒙古乌海产区是西北产区的典型代表。目前,中国葡萄酒质量特征的评价大多数采用由专业人士进行感官品评,然而系统地评价葡萄酒质量特征的理化指标体系还未建立,对葡萄酒风格特色的研究较少,与国外知名葡萄酒产区相比,西北地区没有突出产区优势,缺乏知名品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北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上种植小麦产区范围内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高爆发的特点。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小麦条锈菌产生抗药性,且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频繁,不断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引发条锈病广泛流行,而培育抗条锈病栽培品种是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途径,研究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可为培育和改良具有抗病性的农作物新
葡萄酒微生物在葡萄酒风格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选育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酿酒酵母,越来越受到葡萄酒行业的关注。对于优选的酵母菌株,在完成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拟开展中试和大生产试验时,由于优选的酵母通常没有活性干制品,因此,在使用时技术要求较高、极不方便,这常会导致中试或大生产试验开展缓慢,以及试验结果与利用活性干酵母制品的结果不一致。酿酒活性干酵母(Alcohol-fermentation Active
自20世纪以来,由于玉米-小麦或水稻-小麦长期轮作及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引起赤霉病菌积累,赤霉病频发,危害范围也愈加广泛。目前,除青海、西藏尚未见报道外,我国内陆各省市小麦产区均有发生。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病速度快,防治窗口期短。因此,做好病害的科学及时测报是防治关键。2012年,课题组研制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2016-2018年与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和全国农技中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且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但是该类化合物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溶解性能较差,作用位点较多,对一些病症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诸如此类的原因限制了其药用开发。如果以黄酮类化合物为母体,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活性优化就有可能发现活性更好、具有药用开发前景的衍生物。本文以2,6-二羟基苯乙酮和邻氟苯甲酰氯、间氟苯甲酰氯、对
目前尽管所有地理标志葡萄酒产品均对其产地范围和质量特征做了规定,但现行的葡萄酒地标管理体系内缺乏相关的产地鉴别措施;葡萄酒新国标虽对产地酒做了定义,但也未提供与之配套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多元素同时检测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河北昌黎、山东烟台、河北沙城、宁夏贺兰山东麓、甘肃河西走廊、云南红葡萄酒、吉林通化等8个地理标志产区的202个葡萄酒产品中的特征矿质元素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葡萄品种对葡
大蒜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保健利用价值,而优质大蒜品种,含有更多的功能成分。但由于品种退化,大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减产问题,引进优质品种,生产优质大蒜,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及加工企业迫切的实际需要。本研究以中国主产区品种在陕西关中的栽培适应性展开,通过将收集到的全国主产区58个大蒜品种在陕西杨凌的栽培,观察记录各品种大蒜的物候期,同时在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农艺性状,对不同大蒜品种各项农艺性状、经济
多层齿孔钢带传动是一种磨损不伸长、润滑要求不高、能适应恶劣工作环境的新型传动方式。目前,对于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过大弯曲应力的多层齿孔钢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很少见诸报道。因此,本文对这种多层齿孔钢带传动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探索了相关制造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确定了多层齿孔钢带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以圆柱齿和圆头条形孔作为传动的啮合结构;设计了一种组合式齿带轮,轮齿高
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重要的麦类病害,发生范围广泛,在全世界有小麦种植的地方都有发生。三唑酮杀菌剂是小麦条锈病的化学防治最主要的杀菌剂之一。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期大面积的单一使用三唑酮,小麦条锈菌很可能已经对三唑酮产生了抗药性,但没有系统的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过精确的抗药性检测。本研究通过对采集自小麦条锈菌主要越
叶色是茶树的重要遗传特性之一,当花青素及其苷类在茶树叶片细胞内大量累积时,茶树叶片会呈现红紫色。花青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花青素和糖基经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s,GTs)催化结合会形成稳定性更好、水溶性更强的花青苷,赋予植物颜色。催化花青苷合成的糖基转移酶是依赖尿苷二磷酸的糖基转移酶(UDP-glycosyltransferases,UGT)。尽管茶树芽叶呈现紫色的机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