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放线菌分离方法研究的目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放线菌多相分类的研究方法,即从表型、基因型和系统发育等综合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
本论文第二部分对不同类群的放线菌的分离和分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且采用形态学、细胞化学、DNA G+Cmol%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多相分类技术对所分离的五株放线菌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最后对供试菌进行了DNA G+Cmol%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Y70622的、菌株Y70711、菌株B35-3、菌株80134和菌株80142的G+Cmol%分别为73.2%、72.6%、74.8%、79%、75.4%。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Y70711属于小单孢菌属,与该属已知的Micromonospora brunnea 的序列相似性在96%左右,可能为小单孢菌属的新种;Y70622属于链霉菌属,与已知的Streptomyces speibonae的序列相似性在97%左右,但是否是新种,还有待杂交,进行DNA和DNA同源性分析;根据形态学及化学分类方法,初步确定菌株B35-3属于链霉菌属;菌株80134属于假诺卡氏菌属;菌株80142属于链霉菌属 。
通过上述多相分类研究,初步确定了五株放线菌的分类地位及与相应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