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动点轨道低能量转移设计与优化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地系统/地-月系统平动点是人类进行空间环境观测与行星际探测任务的低能量枢纽。在复杂的多天体引力环境中,围绕平动点附近周期轨道、拟周期轨道及其不变流形的节能转移技术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轨道转移方式,利用低能量转移轨道能够有效地降低任务实施的燃料消耗,提高航天器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因此,对三体/四体模型下的轨道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低能量轨道构造方法是星际间轨道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本学位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自治四体问题中的非线性轨道动力学与轨道优化研究”,以平动点轨道及其不变流形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低能量转移轨道设计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日地系平动点轨道设计方法及转移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多约束转移轨道设计策略,结合三体动力学特性构造了初值表达式,并详细讨论了节能轨道的分布特点。首先,建立能够描述地球停泊轨道尺寸与空间取向的约束模型,在自由变量中引入地球逃逸时刻,较好地解决了转移轨道的多约束问题。为了降低轨道设计的初值猜想难度,通过非线性数据拟合得到了初值表达式,有效地提高了轨道设计的效率。最后,系统地分析了地球停泊轨道约束、目标轨道幅值和入轨点等不同情况下的轨道转移特性,重点研究了燃料消耗、飞行时间和地球逃逸时刻的变化,得到了短时间-高脉冲转移,燃料与时间折衷转移等不同转移方式并分析其入轨点分布特点。针对地月系平动点轨道的转移设计问题,基于圆型限制性三体模型和限制性四体模型,给出了月球借力低能量转移设计方法。首先对于不同平动点附近的周期轨道,建立满足低能量转移的月球借力约束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借力效果,确定出相应参数的取值范围。同时,详细讨论了不同目标轨道参数对转移过程中燃料消耗和时间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入轨点区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太阳引力对探测器运动的作用,分析了太阳在不同方位下的月球借力转移轨道特性。针对平动点轨道之间的低能量转移设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平动点轨道的流形结构,提出了流形拼接区域搜索方法,依据不稳定流形和稳定流形的状态量,通过对状态量进行取整、取交集等一系列处理,有效地确定出合适的流形拼接区域。进一步优化求解得到地月系统内、地月系统和日地系统间平动点轨道之间的最优脉冲转移轨迹。其次,以地月系统中5个平动点附近不同类型周期轨道的转移任务为应用背景,构建了燃料最优的小推力转移优化模型,详细分析了平面周期轨道之间转移、平面轨道和三维轨道间转移、三维平动点轨道间转移三种类型的轨道转移特性。针对平动点轨道在行星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以探测器由地月系平动点轨道向火星转移为背景,基于天体借力飞行技术,提出了仅考虑地球借力、月球借力结合地球借力的两种类型轨道转移方式。为了设计出合适的转移轨道并降低燃料消耗,探测器飞往火星过程中需要施加深空机动。最后,分别以不同幅值的平动点轨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给定出发时间段内搜索确定最佳的转移机会,并揭示出平动点轨道与火星之间转移机会的近似周期特性。
其他文献
铁电薄膜在微机电系统、高速存储器及半导体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其独特的电-力学特性使得它们成为新型功能材料和微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例如,在铁电存储器的应用中,铁电薄
未来的柴油机的燃油系统应具有成本低,结构紧凑,油压任意可调,响应速度快,喷油量任意可控等优点,而当前主流燃油系统无法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因而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燃油系统。多
可调涡轮作为一种常用的可变几何涡轮因能在全工况范围内与发动机实现良好匹配,近些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导叶与转子叶片形状对可调涡轮性能的影响、导叶
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工业部门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高达69%,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81%,是节能减排重点关注的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
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因其加工范围广、加工形式多样、无需接触的特点,成为高端制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微电子、新能源、航空、信息、生物、国防、医疗等领域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然
本文针对车载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基于试验及模拟方法,研究了余热回收系统的性能及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车载余热回收系统冷却方式,分析了重型卡车配置车载余热
换挡品质会对乘员舒适性和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寿命造成显著影响。本文针对某军用履带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综合考虑换挡过程中各阶段换挡品质需求,提出了对换挡过程中各阶段分别进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背景下,产品设计正面临着复杂性和不确定管理的双重需求,实现两者的集成化管理是复杂产品设计研究中的重要挑战和目标之一。基于决策的设计观点为不同
未来小天体着陆探测任务更倾向于在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复杂地形区域着陆,小天体着陆轨迹优化与控制是实现探测器安全精确着陆,完成预定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小天
为了解液力变矩器承载能力与结构轻量化设计潜力,包括叶片与内、外环的叶轮结构在内部流场压力载荷下的结构弹性变形、振动特性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双向瞬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