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辞格的古今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表达手段,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主要方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是口头交际,还是书面写作,比喻都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辞格。古今学者对这种辞格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研究。但是,针对古今比喻对比研究的论著较为鲜见。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具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比喻辞格的古今对比研究有利于分析出古今比喻辞格在不同时期所赋予的不同喻义。通过对古今比喻辞格的定义、分类、个性特征、喻义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比喻辞格多是从功用性以及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当代比喻辞格多是从辞格本身的文本性以及创新性出发。比喻辞格的古今对比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对比喻辞格进行使用。既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因循守旧,争取在运用过程中能有新的发展。比喻辞格的古今对比研究有利于分析出比喻辞格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不同时期的比喻辞格也反映出了汉民族语言文化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历程。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以语体学及修辞学理论为指导,借鉴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及美学的相关理论对比喻辞格历时地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探讨古今比喻的定义、个性特征、喻义等几个方面,旨在从全新的角度阐述比喻辞格古今的异同,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讨论了比喻辞格古今比较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目的、方法以及价值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论述古今比喻的定义、类型以及古今比喻分类的异同。第三部分,探讨古今比喻个性特征上的比较,包括古汉语中比喻的特征、现代汉语中比喻的特征。第四部分,探讨比喻辞格的古今喻义比较,包括以动物为喻体的喻义比较、以植物为喻体的喻义比较、以颜色为喻体的喻义比较以及比喻辞格古今设喻的比较。第五部分,深入探讨了古今比喻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认知思维形成的差异;本章还探究了古今比喻辞格的共性成分以及它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概括了前文并对论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升华。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及现当代文献,从先秦各派对比喻的学说到当代书面及口头所形成的比喻文化,配合以多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常用的归纳法、演绎法,宏观微观分析法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分析探讨,试图在本论文中形成个人的特色以及创新性研究成果。本论文的特色以及创新性研究成果在于:首先,在宏观方面,根据比喻辞格的几个要素进行了古今比喻辞格的对比分析总结:第一,古今学者在比喻辞格应用中所体现的不同特征。第二,古今学者在比喻辞格应用中所体现的不同喻义。其次,在微观方面,第一次从古今学者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对古今比喻辞格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包括古今学者在审美价值、生活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最后,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证明,得出了对古今比喻辞格的个人创新性见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古今比喻辞格的共性成分。第二,古今比喻辞格的发展对汉民族语言文化演变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模糊语在出口贸易英语信函中的使用,它的理论基础是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这个理论为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模糊语言提供了研究视角,因此在本研究中具有
<正>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城市棚户区改造既是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投资和提振消费的发展工程。
《渔业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分别规定了使用海域取得养殖证和海域使用权证的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上,通常的理解是:养殖证是行业许可证,是管"事"的;海域使用权证授予海域使
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中,农业作为投入大、周期长的“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的有效机制,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被世界各国普
文章学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从春秋到清末,前后长达两千多年。然而宋代以前论述文章学的文字并不多。文章学在宋代正式发展起来,出现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文
电视新闻节目要赢得观众的喜爱,一方面依靠节目的内在品质,即新闻内容;另一方面则依赖于节目的外在形式,即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包装、主持人的播报风格等。在目前新闻内容同
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坚持"有爱无碍快乐成长"办学理念,从"建设温馨校园,深化生活教育""注重医教结合,实施有效康复""创新办学模式,推进融合教育""构筑区域平台,引领均衡
同义词辨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其中对情感类同义词辨析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在各类工具书和留学生所用教材中,情感类同义词之间大部分都采用互训的方式,区别度不大,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授课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效率低、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革,通过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
曾国是周代南土方国之一,位于今天的南阳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区。这是-个很特别的国家,西周时期的曾国在文献资料中无明确记载,在考古资料中却出现了大量带有“曾”字铭文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