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的开放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了解大自然的平台,也是人们加强交流和丰富生活的重要场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负面情绪随之增多,城市公园的各种不安全现象和犯罪现象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这不仅降低了公园空间环境的可防卫性,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安全感。本文从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出发,通过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以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对浣花溪公园可防卫空间进行评价和探究。根据城市公园环境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本文选用AHP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浣花溪公园可防卫空间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来构建城市公园可防卫空间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筛选和优化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项,并邀请专家确定出指标的权重,构建起最终的指标体系。运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空间的使用者发放问卷,进行浣花溪公园可防卫空间进行评价和研究。通过对浣花溪公园可防卫空间的评价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了城市公园可防卫空间评价的方法。本文采用AHP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法来进行浣花溪公园可防卫空间的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构建起了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线性加权评价法,对浣花溪公园进行可防卫空间的评价,并得出了评价结果等级。通过实践证明评价方法的选用是合理的。(2)构建起城市公园可防卫空间评价的指标体系。由于没有前人构建可防卫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其创新性,并且通过实践证明其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依据纽曼所提出的可防卫空间理论,充分考虑城市公园的特征,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所构成的城市公园可防卫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4个准则层,17个指标项。(3)各指标项对可防卫性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准则层中自然监视权重所占的比重近50%,对可防卫性的影响力最大,而环境氛围和环境印象对可防卫性的影响最小。指标层中视线通畅性、照明条件等指标权重值最高,对可防卫性的影响最大;卫生状况、游人构成的复杂性等指标权重值最低,对可防卫性的影响最小。在以后的可防卫空间的设计和改善中,应在满足了较重要的指标后,再考虑次重要的指标。(4)浣花溪公园可防卫性总体良好。通过对浣花溪公园可防卫空间的评价,可以得出,浣花溪公园总体评价的综合评价值为6.64,评价结果为良。浣花溪公园环境优美,卫生状况、优美程度、舒适性和凝聚力等因素得分都较高,使得其可防卫状况良好,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氛围。(5)浣花溪公园四大分区可防卫性良好,但差异较大。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四大分区可防卫性总体良好,但白鹭洲评价结果为中,诗歌大道评价结果为优,拉大了四大分区的差距。万树山、沧浪湖评价结果为良,空间质量和可防卫性状况较好。诗歌大道的可防卫性现状最强,是浣花溪公园中综合评价值最高的空间,其视线通畅性好,游人的驻足停留时间长,人气高,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可防卫性相对较弱是白鹭洲,白鹭洲植物密度大、道路弯曲,陆地面积较少使得其聚集的人气少,因此,可防卫性较弱。(6)浣花溪公园在可防卫方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总的来看,优势因素有:卫生状况、优美程度、游人活动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凝聚力;制约因素有:视线通畅性、照明条件、空间私密性、休憩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