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RFID标签数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的技术。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该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RFID技术是一个崭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它不仅涵盖了射频技术,还包含了密码学、通信原理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新兴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超高频(UHF)频段的RFID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完成了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标签基带系统设计,包括防碰撞算法以及安全验证机制。首先,系统地介绍了RFID的产生、发展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接着论述了RFID的系统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并对相关协议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其次,深入研究了RFID系统关键技术——防碰撞算法。在其原理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各种防碰撞算法协议的性能。重点分析了RFID领域UHF频段主流标准EPCglobal的Class-1 Gen-2中的标签识别层所使用的防碰撞方案及相关指令,并在其基础上对Q算法提出改进方案,通过使用稳定缓变的帧长度适应现场标签数量,大大降低了标签防碰撞过程总动态功耗,约80%。此外,本文还对RFID标签的安全性分别在应用层、协议层和电路层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在EPC Class-1 Gen-2标准的框架下实现TEA(Tiny Encryption Algorithm)加解密算法,并评估了TEA算法的性能,可以防止标签被跟踪和数据被窃听。最后,本文基于EPC Class-1 Gen-2标准完成了标签基带系统的架构设计与RTL代码实现,重点论述了标签设计的关键模块,包括动态功耗管理单元、发送模块、防碰撞模块和安全模块,并且通过FPGA原型验证平台,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规范。
其他文献
网络编码理论突破了传统网络中路由器等中继设备只负责对信息的存储转发的处理方式,提出中继设备可以对接收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后再传输,可以很大的提高网络的吞吐量,甚至达到
随着网络技术、视频处理和嵌入式设备软硬件的迅猛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基于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浪潮。在经历了模拟、数字、混合的阶段后,随着安防行业快速的发展
在过去的50年里,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低成本、高性能以及多功能集成电路的需求,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一直是推动半导体工业发展的动力。缩放技术减少了电路器件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处理系统在日常生活、军事、工业和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数字视频系统是通过图像采集卡进行视频
Linux嵌入式系统,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体积小、可靠性高、稳定的网络性能和源代码开放等优点,逐渐被越来广泛地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随着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更是促
本文综述了布里渊分布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研究了布里渊频移和强度与光纤温度和应变的依赖关系。设计了一套外差检测式光纤温度和应变同时传感系统,以电光调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因其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十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具有识别过程友好、
为了保证广播电视的通信质量,电视频段之间预留了很多白色空间(TVWS)来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从而导致了大量频谱资源的浪费。在频谱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下一代数字地面电视
随着全球范围内手机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和新型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宽带无线多媒体业务需求,成为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IMT-Ad
H.264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与前期的标准相比,H.264能够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更低的码流,同时提高了网络适应性和抗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