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口译虽然自二战以来就存在了,但却没有引起学术界相关人士足够的重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人发现自己越来越频繁地和外国人打交道,从过去的在电视上、书上、国际会议上见到外国人,到现在面对面地和他们交流,对话口译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升。随之,释意派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著名的法国理论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在结合长期口译的实践的基础上创立。此理论强调在“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意义产生的重要阶段,即“脱离原语外壳”的阶段。在理解口译实质基础上,跨文化交际的“效应论”中又指出,交际过程传达的信息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如果说话人实现了他的真正的目的意图,也就意味交际成功。为了达到交际成功,就得考虑一切可能影响交际的因素。而所谓“不在场效应论”,即“不在场因素”是指语言外的包括译员职业、身份等的社会大环境,是隐匿的,容易被忽略的,且与“在场因素”,即语言内部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显性的,相对应。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几乎每个译员都会有“不会译”的情况,但是口译“即时性”的特点又要求译员在现场无论如何都不能卡壳,这时“不在场效应”所包含的信息的解码和重新编码在于译员的临场反应的智力机制。可以概括为“脱离原语外壳”,即与释意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译员在把握好口译语境的“在场效应”的基础上,结合释意派理论更好地意识并掌握“不在场效应”,在日常的学习与实践中进行双语转换思维加工训练,加强文化差异和身份角色的敏感度,积累经验,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职业口译人。本文一共分为四章, Introduction部分以及Conclusion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一些与不在场效应论相辅相成的理论作为本文有力的理论支持;第二章借释意理论引出文章的中心理论--不在场效应论;第三章作者分析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和需要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基于前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紧接着提出了译员在口译中由于特殊的角色和一些问题和失误,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作者在结论部分说明了在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