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及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研究--以上海市某开发区为例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she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方针。目前上海市面临着土地利用强度不充分、土地配置效率不协调、土地利用绩效不均衡这些问题,就这些问题上海市提出了“亩产论英雄”、“效益论英雄”、“能耗论英雄”、“环境论英雄”的工作理念。而目前上海市的开发区土地总量接近天花板,建立开发区企业退出机制也势在必行。
  结合我国发展趋势和高质量发展的议题,认为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考核不仅要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创新能力的因素。本文建立了包括亩均营业收入、亩均税收、亩均就业人数和亩均专利数四个子指标组成的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将三个工业园区共222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用熵值法进行计算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得分,最终得出了222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分。计算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后,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企业年龄、土地利用强度、企业类型、行业分类为内部因素,交通区位和企业土地使用条件为外部因素。针对假设和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假设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最终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有:是否外资属性对于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外资属性的企业在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更大的优势;是否为出让土地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出让土地的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企业数量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一块土地上的企业越多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越低;注册资金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大企业有趋势更重视企业土地利用效率。
  接着,本文通过访谈开发区的管理层目前开发区在退出机制上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开发区遇到的困难和希望退出机制解决的问题,建立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开发区内的企业进行评价最终选出需要进行退出的企业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首先经过一票否决的判定,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企业直接进入退出阶段,不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企业进入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估阶段,评估末位企业进入企业退出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首先尝试企业转型革新,若无法转型则通过园内合并和开发区土地回收两种方式帮助低效企业退出开发区。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三:(一)引入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实现开发区用地存量盘活。引入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有利于开发区的更新换代、不断成长;(二)加强开发区内的用地出租行为的审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计量结果显示当一块用地上的企业数量越多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越低,因此开发区应在出让或是划拨时审核企业的用地需求,从源头解决企业用多余用地需要出租的情况,同时审查开发区内企业的出租行为,呼吁多家企业在共用一块建设用地时也应注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加强园区内低效用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量结果显示具有外资属性和注册资金较高的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开发区内的非外资企业和小型企业在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上有劣势,但是如果因此将小型企业确认为低效用地企业而进入退出阶段不利于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因此应加强宣传和帮扶小型企业与非外资企业,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有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全面研究影响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和提出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盘活存量用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农村养老保险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城乡居民形式上的隔离,使得城乡居民实现身份上的平等。但欠发达地区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较为缓慢,农村养老保险与城市养老保险的隔离状态依然存在,城乡一体化政策消除城乡差距的这一政策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  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重心在农村,广大欠发达地区由于农业人口众多、集体经济发展薄弱,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学位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资源的制约,发展经济等有重要意义。如今世界各国也是把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作为重大战略。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强度的提高,涉海空间规划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港口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海洋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理规划用地布局,优化海洋相关产业的产业结构,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是突破港口城市发展困境的关键。当前我国港口城市空间利
学位
消费、投资以及出口一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尽管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投资垌I出口拉动,但消费已经连续六年成为了拉动经济增氏的第一动力,2019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8%。因此,如何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成为了当下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消费问题的关注体现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而,而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因此老龄化会对消费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在老年人消费结构中
健康是居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基础,在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整合慢慢拉开帷幕,其目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文中简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或“整合”)最早于2007年开始试点,并于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本文旨在分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施效果以及基于医疗服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分布于边疆地区,当地的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放宽少数民族学生的高校入学条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经过放宽入学条件后步入内地高校本科阶段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所面临的课业压力较大,学习成绩因此不够理想。笔者在长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补课时发现,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与“上海人”差距较小的少数民族同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好;而学习习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新媒体愈来愈成为网民获取外界信息的主导渠道,成为他们表达思想、传递价值、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平台。政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延伸,这也重塑着使用主体的政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世界,男性与女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和男性相比、女性对于政治生活显示出较小的兴趣、参与度、拥有较少的政治知识以及政治效能感(Schlozman,1995;Verba,199
学位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大。大量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规范运作使得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居高不下。2014年颁布的《预算法》严格约束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融资的行为。原来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大规模、多样性的建设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与政府财政资金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长期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存在普遍质量低以及政府供给效率低的问题。2014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