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方针。目前上海市面临着土地利用强度不充分、土地配置效率不协调、土地利用绩效不均衡这些问题,就这些问题上海市提出了“亩产论英雄”、“效益论英雄”、“能耗论英雄”、“环境论英雄”的工作理念。而目前上海市的开发区土地总量接近天花板,建立开发区企业退出机制也势在必行。
结合我国发展趋势和高质量发展的议题,认为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考核不仅要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创新能力的因素。本文建立了包括亩均营业收入、亩均税收、亩均就业人数和亩均专利数四个子指标组成的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将三个工业园区共222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用熵值法进行计算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得分,最终得出了222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分。计算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后,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企业年龄、土地利用强度、企业类型、行业分类为内部因素,交通区位和企业土地使用条件为外部因素。针对假设和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假设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最终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有:是否外资属性对于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外资属性的企业在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更大的优势;是否为出让土地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出让土地的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企业数量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一块土地上的企业越多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越低;注册资金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大企业有趋势更重视企业土地利用效率。
接着,本文通过访谈开发区的管理层目前开发区在退出机制上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开发区遇到的困难和希望退出机制解决的问题,建立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开发区内的企业进行评价最终选出需要进行退出的企业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首先经过一票否决的判定,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企业直接进入退出阶段,不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企业进入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估阶段,评估末位企业进入企业退出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首先尝试企业转型革新,若无法转型则通过园内合并和开发区土地回收两种方式帮助低效企业退出开发区。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三:(一)引入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实现开发区用地存量盘活。引入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有利于开发区的更新换代、不断成长;(二)加强开发区内的用地出租行为的审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计量结果显示当一块用地上的企业数量越多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越低,因此开发区应在出让或是划拨时审核企业的用地需求,从源头解决企业用多余用地需要出租的情况,同时审查开发区内企业的出租行为,呼吁多家企业在共用一块建设用地时也应注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加强园区内低效用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量结果显示具有外资属性和注册资金较高的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开发区内的非外资企业和小型企业在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上有劣势,但是如果因此将小型企业确认为低效用地企业而进入退出阶段不利于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因此应加强宣传和帮扶小型企业与非外资企业,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有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全面研究影响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和提出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盘活存量用地。
结合我国发展趋势和高质量发展的议题,认为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考核不仅要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创新能力的因素。本文建立了包括亩均营业收入、亩均税收、亩均就业人数和亩均专利数四个子指标组成的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将三个工业园区共222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用熵值法进行计算土地利用效率的综合得分,最终得出了222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得分。计算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后,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企业年龄、土地利用强度、企业类型、行业分类为内部因素,交通区位和企业土地使用条件为外部因素。针对假设和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假设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最终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有:是否外资属性对于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外资属性的企业在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更大的优势;是否为出让土地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使用出让土地的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企业数量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一块土地上的企业越多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越低;注册资金对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大企业有趋势更重视企业土地利用效率。
接着,本文通过访谈开发区的管理层目前开发区在退出机制上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开发区遇到的困难和希望退出机制解决的问题,建立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开发区内的企业进行评价最终选出需要进行退出的企业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首先经过一票否决的判定,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企业直接进入退出阶段,不符合一票否决条件的企业进入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评估阶段,评估末位企业进入企业退出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首先尝试企业转型革新,若无法转型则通过园内合并和开发区土地回收两种方式帮助低效企业退出开发区。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三:(一)引入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实现开发区用地存量盘活。引入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有利于开发区的更新换代、不断成长;(二)加强开发区内的用地出租行为的审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计量结果显示当一块用地上的企业数量越多时,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越低,因此开发区应在出让或是划拨时审核企业的用地需求,从源头解决企业用多余用地需要出租的情况,同时审查开发区内企业的出租行为,呼吁多家企业在共用一块建设用地时也应注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加强园区内低效用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量结果显示具有外资属性和注册资金较高的企业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开发区内的非外资企业和小型企业在企业土地利用效率上有劣势,但是如果因此将小型企业确认为低效用地企业而进入退出阶段不利于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因此应加强宣传和帮扶小型企业与非外资企业,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有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全面研究影响开发区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和提出开发区低效用地企业退出机制,盘活存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