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性有机质-水铁矿-重金属三元体系对湿地土壤铜、铬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6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是控制铁氧化物和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分子结构和特性会直接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先前的研究开展了大量有关“DOM-重金属”,“DOM-铁氧化物”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工作。但是,从水位条件、分子量水平、Fe(Ⅱ)含量以及微生物作用等方面研究“DOM-水铁矿-重金属”三元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鲜有报道。因此,本论文通过室外模拟试验,探究了DOM在不同水位条件下调控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并采用超滤技术对DOM进行分子量分级,讨论了分子水平下DOM对铁氧化物吸附属性以及电子转移能力(ETC)的影响;同时,以芳香程度高,分子量较大的DOM模型物腐殖酸(HA)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合成水铁矿(Fh)-HA共沉淀,研究了Fe(Ⅱ)离子非生物催化Fh转化过程对吸附的铜(Cu)的环境行为影响机理以及共沉淀中的碳(C)释放以及再分配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电化学方法分析了HA在Fh-HA-铬(Cr)共沉淀体系的电子穿梭机制,采用XPS、TEM表征揭示了微生物存在下,共沉淀体系中Cr的迁移转化过程的微观作用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淹水条件下添加HA后,p H和Eh变化的幅度最大,p H从5.5提高至6.4,而Eh从95.8降低到31.6 m V。尽管种植苔草在Cu和Pb胁迫下改善了土壤质量,但湿润条件下,HA降低了Pb的迁移性,而其他条件HA的应用均增加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然而,由于DOM的影响,土壤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脲酶(URE)的活性显著增强,至培养结束时,湿润和淹水条件下,添加HA使CAT活性分别提高了2.60倍和2.39倍,并且使URE活性增加了68.63%和59.69%。与淹水条件相比,在湿润条件下增加更多,并且在叶绿素的结果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此外,HA的加入可以改善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根据RDA分析结果表明,在Cu和Pb共污染的土壤中,土壤有效态Cu(DTPA-Cu)、p H和淹水条件可能显著影响微生物组成和结构。(2)DOM对铁氧化物的吸附亲和力及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富氧且芳香度高的高分子量DOM(H-DOM)对Fe矿物表现出更强的吸附亲和力,尤其是结晶性较差的水铁矿,这种亲和力会随着DOM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弱。XPS和FTIR结果表明,Fe氧化物优先吸附DOM上的C-O键,O-C=O键以及富氧官能团(如酚羟基以及芳香酮类物质)。还原试验中,H-DOM极大地增强了微生物介导Fe还原的作用效果。另外,DOM的ETC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量,其中H-DOM在铁还原中的ETC为27.98μmol(g C)-1是L-DOM的3.4倍。并且,DOM对微生物铁还原的效率是由DOM的ETC决定的。(3)转化试验表明,Fe(II)催化下,Fh会转化为更加稳定的赤铁矿和针铁矿,而HA的加入会抑制Fh的转化,抑制作用随着Fh-HA共沉淀中的OC/Fe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酸性条件下,Fe(II)离子催化Fh转化的过程中,吸附在矿物表面的Cu会重新释放到溶液中,由于Fh-HA共沉淀的比表面积(SSA)相对于纯Fh更低,导致了更多不稳定Cu的释放。在2.0 mmol/L Fe(II)存在下,Fh和Fh-HA体系中的溶液态Cu浓度从开始时的11.02-14.06到15.09-17.65 mg/L(增加了25.5%-36.9%)。此外,Fh-HA共沉淀中的有机碳在转化过程中发生了“释放-再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基于3D-EEMs-PARAFAC分析,释放的有机物主要为低分子量与环境中的生物活性关系密切的类腐殖酸物质。吸附在矿物表面的Cu在转化试验结束后主要以Fe-O-Cu的形式存在。(4)Shewanella putrefaciens介导的Fh-Cr和Fh-HA-Cr共沉淀体系的培养试验揭示了低p H,无菌条件以及纯Fh对共沉淀体系中的Cr的吸附效果最好,而中性环境,以及高含量的HA在Fh-HA共沉淀体系中主要通过微生物介导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Cr的解毒作用。高浓度的Fe(Ⅱ)离子,高OC/Fe比以及中性环境的组合下,共沉淀体系中Cr的迁移性最低。CA结果表明,外源HA可作为电子穿梭体促进酸性条件下Fh-Cr和Fh-HA-Cr矿物表面的电子转移作用,可提供22.12±1.86和15.81±2.68μmol(g C)-1的ETC。另外,培养过程中,酸性条件下,无菌环境和Fe(Ⅱ)离子有利于Fh向更稳定的次生矿物转变(磁赤铁矿和赤铁矿)。无菌条件下,培养结束后的Fh-HA-Cr共沉淀会形成大型聚合体的纳米颗粒,但Cr未进入结构中,因而导致了更多Cr解吸出来。S.putrefaciens存在下,共沉淀形成松散的小型颗粒物,Cr进入到了结构中,因此导致高OC/Fe的Fh-HA-Cr共沉淀体系中的Cr不易被解吸。综上,本论文以室外培养试验为宏观基础,明确了DOM对重金属和微生物的调控机制;对DOM进行分级,讨论了分子量水平下,DOM对铁氧化物的吸附属性和电子转移机制;同时构建了“DOM-水铁矿-重金属”三元体系,研究了Fh-HA-Cu共沉淀体系中,Fe(Ⅱ)催化水铁矿非生物转化下,Cu迁移转化机制和C释放的荧光特性及动力学过程;厘清了异化还原菌(S.putrefaciens)介导下,Fh-HA-Cr共沉淀体系中Cr的去除路径和微观作用机制,论文结果有助于理解湿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可为固化/稳定化以及植物修复技术控制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纳米科学的时代背景下,合成具有特定结构/设定性能的纳米材料是人们的热切追求。随着合成反应的日益复杂,深入理解其过程中纳米材料形成涉及到的成核-生长机理,对其可控合成意义重大。目前,许多新的实验证据对描述晶体成核生长的传统模型提出了挑战。与经典成核-生长理论所强调的依靠单体逐个吸附的结晶方式不同,在晶核形成之前先经过粒子的聚集形成一些不同结构的中间亚稳相,而后再发展成为稳定结晶相的非经典过程也逐渐
学位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无枯竭风险、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无污染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太阳能电池是光伏系统的光电转换设备,其主要半导体原料是硅。其中,单晶硅因其材料制备成熟、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势,在全球光伏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切片是从硅锭到制备光伏电池基片的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锯切质量对硅片的破碎率和后续的纹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了整个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以及电池质量。近年来,固结磨
学位
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在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发挥重要作用,当病原微生物被宿主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干扰素,激活先天免疫应答,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I型干扰素表达的过量或是不足都会对宿主造成一定损害,因此I型干扰素的表达在各个层面受到严格而精密的调控,如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阶段、下游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分子的信号传递阶段、相关酶以及转录因子的活性调节阶段等。
学位
近年来,FAPbI3(FA+=HC(NH2)2+)钙钛矿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理想的光学带隙和高的热稳定性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光吸收候选材料之一。目前,FA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已达到25.7%。尽管FA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要真正实现商业化应用,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首先,溶液法生长的FAPbI3钙钛矿薄膜主要为多晶薄膜,其在表面和晶界处富集缺陷,且晶
学位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生产中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系统性病害,由限制性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感病柑橘出现黄梢、斑驳黄化叶和“红鼻果”等症状,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和抗性品种,早期检测对HLB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代谢物质的整体变化及其对内外因素应答规律的科学
学位
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导致血管功能障碍,是引起高血压的关键危险因素。利钠肽受体1(NPR1)是一个血压调节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其参与内皮细胞衰老和血管衰老。在敲低NPR1的内皮细胞转录组学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可能参与内皮细胞衰老的基因,DNA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内聚1(DSCC1)。DSCC1在细胞周期S期DNA复制的起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DSCC1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和血压调控中的作
学位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表现为连续的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及鼻痒等。全世界约有5亿人群正受其困扰。过敏性鼻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长期的药物治疗给患者也带来诸多的各种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药物用于该病的治疗,此外,患者抗药性的产生及对药物耐受也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
学位
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测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考察了效应的差异性,并进行了渠道检验。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作用会因盈利能力、融资约束、要素密集度以及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化表现,具体而
期刊
湿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对于实现全球碳平衡、缓解气候变化极为重要。然而,受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全球水文格局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导致了湖泊湿地水文环境的改变。但这种变化对于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缺乏科学评估。微生物作为湖泊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导的有机碳转化是维持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关键一环。因此,本研究聚焦于水文变化驱动下微生物对于湿地有机碳存储和转化的时空动态,探究水文节律调控湿地碳储
学位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未分化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广泛、易获取、免疫原性低及有一定分化潜能等优点,在抗衰老、器官移植、组织损伤修复及多种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干细胞体外扩增时因干性基因容易丢失及干细胞移植到体内因干细胞微环境的变化而不能分化为特定功能细胞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决定了干细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