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也被称为先设或前提,是语言使用者在表达时预先假定有些信息,对受众而言是已知的。它是成功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必作为断言表达出来的。预设概念源于分析哲学、逻辑语义学、语言哲学,用以研究句子的真值语义,分析命题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描写言语交际的运行机制,被看作句子有真值意义的语义条件,命题逻辑关系的一种特殊类型,言语交际成功的一些语用条件。论文首先对预设在哲学和逻辑学中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阐述。十九世纪末,弗雷格第一次提出了“预设”概念。随即,预设的研究成为了哲学以及逻辑学的热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预设概念的研究逐渐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在逻辑学中,预设被认为是命题具有真值的条件,如果预设为假,则命题既非真也非假。在语言学范畴中,预设是语言使用者在表达时预先假定有些信息,对受众而言是已知的。无论在逻辑学,还是在语言学中,对预设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部分原因在于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边界模糊。虽然学者们对预设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预设的定义中都包含了一点:预设是语句的一部分,若预设为假,则语句异常。随着预设研究的深入,预设的分类也成为了热点研究课题。在本文中,作者采用大多数学者对预设种类的划分标准,将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从语句的意义或命题的真假来考察和定义的,它是纯语言系统内部的预设,是零语境下的预设。语用预设是从话语和语境关系来考察和定义的,它是实施某一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者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在预设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一开始逻辑学认为只有陈述句才是命题,而“预设”仅存在于有命题的语句之中,所以多年来,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对预设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陈述句。但是随着预设与语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任何一种语言形式的背后都可能存在预设。所以,本文接下来就开始对于俄语疑问句和祈使句的预设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本文根据逻辑学中对于命题概念的转变,分析得出不仅在陈述句中,而且在疑问句和祈使句中也存在预设。之后,文章在俄语常见的疑问句和祈使句中,通过列举例句,进行分析,尽量对俄语疑问句和祈使句中的预设进行阐述,并进行总结。纵观全文可以得出结论,俄语的疑问句和祈使句中存在着预设。对疑问句和祈使句中的预设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更进一步的促进预设的句法研究,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帮助说话人清楚、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帮助听话人理解、接受说话人说话的真正思想,并有效地回答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