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企业寻求长远发展的基础,而这要求企业不仅仅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还需要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许多研究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履行对公司具有积极影响。而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能够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同利益相关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企业寻求长远发展的基础,而这要求企业不仅仅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还需要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许多研究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履行对公司具有积极影响。而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能够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不同利益相关者拥有不同的资源,且这些资源对公司的作用也有区别,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资源配置差异会引起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感知,进而影响企业对不同资源的获取能力,最终影响企业经营。本文从均衡以及优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两个角度考察企业社会责任资源配置对公司特有风险的影响,以及这种关系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变化。以2010到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显著性理论、注意力基础观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发现均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公司特有风险,而优先履行股东责任才具有显著的企业特有风险减弱效应。考虑利益相关者显著性的动态属性,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也适应不同企业社会责任资源配置,成长期企业无论均衡还是优先履行社会责任均不具有特有风险降低效应,而成熟期企业优先股东责任更能降低公司特有风险,衰退期企业优先履行政府责任具有更强的特有风险降低效果。此结论也说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资源配置差异确实会影响公司特有风险的变化,本文的研究对于更深入的认识企业社会责任资源配置和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发展,高管的身份从股东利益的代理人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代理人转变,高管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获得利益相关者持续稳定的资源投入。然而,近年来财务舞弊、产品造假等社会责任缺失行为曝光导致高管被迫离职的事件时有发生。高管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更应该避免做出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缺失会对企业中重要高管的职位变动产生何种效应,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目前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于2020年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然而,在贫困人口的显性贫困维度得到改善的同时,由于脱贫绩效评价标准与扶贫效果的长期性相矛盾,返贫现象突出,容易跌入“贫困黑洞”,形成“隐性贫困”。因此,脱贫攻坚任务结束后的可持续机制如何建立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隐性贫困”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隐性贫困”问题,进而达成
当前,发达国家推进再制造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在要素赶超计划中不断追赶,在这种“双向挤压”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众多外部挑战与制约。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传统行业普遍面临市场需求骤减、利润率下滑等现象,而金融投资相比实业投资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这就吸引了大批制造业公司将公司资源投向金融领域,金融投资活动愈加频繁。然而,这种短期获利行为是以牺牲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而且还违背了我国强调金融业是为实体
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的曝光,严重损害公司及其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对企业绩效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于企业而言形成了一种危机情境。在这一危机情境下,企业通过发表声明来维持企业及其产品的正面态度,是一种旨在缓解负面影响的社会责任行为。这不仅与企业前期常态情境下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我们研究不同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相关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现实情境。厘清这种跨情境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
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中坚力量已经取得了由0到56789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且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以家族形式存在,说明家族企业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浪潮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家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家族企业更关注社会公益性项目,在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等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方面也贡献了重要力量,更加说明这类企业是一个拥有强劲生命力和前景的组织。然而,家族企业
股票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资产配置的重要作用。我国的A股市场在自1990设立以来的30年间,依托我国作为广阔的市场优势实现了迅猛发展,引领新兴市场的崛起。但对比我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领域的话语权显得相对弱势,这是我国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与市场增长速度不匹配导致的。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中的影响力,近年来
随着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监管理念的调整,采取了创新式的监管方式。交易所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疑点,向其下发问询函并要求在限期内回复函件,这种问询函监管方式近期备受各方关注。然而,关于问询函监管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研究还十分有限。问询函作为一种外部监管措施,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使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变动减少尚有确定性结论。因此,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的经济战略背景下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2015年新《环保法》颁布并实施,在环境监督、公众参与、法律责任归属等方面均做出重要修改,为规范环境合规行为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重污染企业作为环境监管重点关注对象,新《环保法》的实施意味着其正常生产经营将会受到严格的环境规制,而投资作为企业利润创造的重要部分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分析新《环保法》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十分必要,对于丰富环境
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满足资本市场的信息诉求,国内外相关机构相继开展了审计报告改革工作,其核心内容是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检验主要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具有信息价值,本文选取分析师这一重要审计报告使用者,研究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是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产生影响,以及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怎样影响了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由此,本文以我国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为背景,结合我国资本
近些年来,国家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战略,相关政策措施意见也相继出台。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市场日趋完善,为风险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作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风险投资不仅可以缓解企业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在战略规划、管理、制度建设、技术以及其他资源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因此,研究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风险投资溢价是风险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