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提出新的三维测量参数、建立新的三维测量方法,对先天性颅缝早闭症患者头颅形态和颅脑发育状态进行测量分析,提出定量化的诊断分级参考标准;通过手术模拟预测疗效及选择手术方案,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并于术后和随访时应用三维测量评价手术疗效,观测颅脑生长发育状况,为研究整复手术对颅脑发育的促进作用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来对颅缝早闭症患儿进行治疗,包括术前诊断、三维测量、手术设计和模拟以及术后的疗效评估。方法:本文选取的病例为2010-2013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外科中心收治的颅缝早闭症患儿。分别采用额骨截骨、额眶骨桥前移的方式进行颅骨畸形矫治。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主要是应用ProPlan软件进行术前的三维测量、手术设计和模拟以及术后的疗效评估。在传统的颅顶不对称指数(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 CVAI)基础上提出了前颅顶不对称指数(an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ACVAI)和后颅顶不对称指数(pos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PCVAI)。使用ACVAI对颅骨对称性进行三维测量来评价形态学效果;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颅腔容积变化来评价功能性效果。应用改良的中国比内测验对本组患儿进行智力测试以判断其颅脑发育及功能状态。结果:本组患儿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评价。通过术前模拟,使得手术时间缩短且出血减少。统计学分析显示:p (ACVAI)=0.018, p(Vol)=0.018,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术后的颅骨对称性改善显著,颅腔容积显著增加。P(CVAI)=0.128>0.05,说明以往的测量指标CVAI在评价颅骨对称性时无法针对性的反映出前颅的变化。数据显示:在评价颅骨对称性时,ACVAI和PCVAI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颅顶的变化情况。颅腔容积测量数据显示:本组全部病例术后颅腔容积均恢复到同年龄正常儿童颅腔容积范围内,其中2例一年后随访检查其颅腔容积和智力检测结果都与同年龄正常儿童相近。结论:计算机辅助三维数字化技术在颅缝早闭症的诊断分析和疗效评价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手术设计及模拟对临床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术前、术后的三维测量可以全面而准确的从不同角度综合评价手术疗效。文中采用的ACVAI和PCVAI对于头颅对称性变化的评价更加准确、全面。且有助于对头颅不对称畸形进行程度分级。颅腔容积的随访监测与智力测试结果证实:颅-眶整复手术恢复了患儿正常颅脑容积,并促进了颅脑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