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C1D15基因的敲除细胞系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胰岛素调控条件下,GLUT4协助葡萄糖从细胞外顺浓度梯度,在囊泡的参与下进入细胞。Rab蛋白(Ras超家族的成员)参与这一重要生理过程,而TBC家族蛋白质参与Rab的GTPase活性调节。因此,通过研究TBC蛋白质有助于深入研究血糖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发现治疗血糖代谢相关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的新的药物靶点。目前TBC蛋白质家族成员TBC1D1、TBC1D4、TBC1D13已被证实参与GLUT4囊泡转运过程,调节胰岛素信号途径,但未见TBC1D15参与该过程的相关报道。先前研究表明,从条纹斑竹鲨中发现的天然活性肽是TBC1D15的N端的一部分序列,天然的鲨肝肽(Active peptide from shark liver,APSL)能够保护受损肝脏,改善并修复胰岛β细胞损害。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TBC1D15与人TBC1D15相似性为67%,TBC域相似性高达91%,具有高度同源性;因此,我们推测TBC1D15很可能参与胰岛素信号途径,调节血糖代谢过程。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HeLa细胞中的TBC1D15基因,从细胞水平上研究TBC1D15是否与糖代谢相关。本研究基于CRISPR-Cas9系统开展构建基因敲除细胞系的构建。首先针对TBC1D15的外显子进行gRNA设计,运用Cas9(D10A)蛋白通过配合一对gRNA分别靶定到靶定位点的DNA互补链中,从而形成功能性的双链断裂,产生双切口的原理(降低脱靶效应)设计并获得7对gRNA序列,随后将这7对gRNA序列分别构建至pX462(含嘌呤霉素抗性基因)载体中,通过测序及比对验证,成功构建了7对含gRNA的重组质粒。MTT实验获得HeLa细胞的嘌呤霉素筛选浓度为1μg/mL。随后,将每对质粒分别转染He La细胞,转染24h后,换成含嘌呤霉素的培养基筛选细胞株,待阴性对照即正常He La细胞全部死亡后,用有限稀释法挑选出单克隆细胞株,随后进行扩大培养并进行验证实验。通过形态学观察获得一株形态异常的单克隆细胞株,且生长速度较正常HeLa细胞慢,随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qRT-PCR、基因组PCR分别验证TBC1D15的表达、转录和基因组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未检测到该细胞株TBC1D15的明显表达,qRT-PCR表明其mRNA转录水平上降低90%,基因组PCR显示该细胞株TBC1D15有大片段的删除。这些结果表明该株细胞为一株TBC1D15基因敲除的细胞株。通过2-NBDG葡萄糖荧光类似物培养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在细胞水平上,所得到的TBC1D15基因敲除细胞株糖吸收降低,提示TBC1D15在糖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1世纪,随着生态学由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延伸,教育学与生态学结合产生的生态课堂为人们在课程改革中探索新的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形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生态学的理念,初中古诗词生态课堂研究从系统思维和关系思维的方法论出发,把初中古诗词教学课堂视为一个由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环境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它们彼此之间进行着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能量交换,共同促进着初中古诗词生态课堂的建构、稳定以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最主要因素。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已引起广泛重视。准确快速检测这些致病菌是预防和控制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关键。传统检测致病菌的方法时间长、操作复杂、工作量大,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易用的现代化检测方法来检测食源性致病菌。而目前检测食源性致病菌都需要进行前增菌过程,但每种致病菌都有
风险投资与贷款、融资等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最重要的标志就在于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有效实施。投资后管理是风险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保证预期收
文章分析了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对事业单位部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对于数据的资源共享来说能够创造一个好的方法,并且针对信息管理、
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平台建设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水平与能力。该文以某煤炭行业高校为例,主动对接社会和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