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村镇沉淀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明,并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状态。其所具有的多元文化价值及自身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决定了保护与发展是古村镇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的必然。然而,在保护与发展舆论和实践高涨的同时,古村镇破坏现象层出不穷,令人担忧,如何协调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是学术界讨论的永恒话题。
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漓江流域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从系统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总结了漓江流域古村镇的地理分布、资源赋存状况、背景环境等方面的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把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研究置于制度、经济、文化三方面的论述框架中,分别从制度、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漓江流域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协调策略:
制度协调策略:①通过上下级制度的纵向衔接、区域间的制度取补以及部门间的制度配合来实现古村镇正式制度的横向、纵向协调;②在传承、改良部分非正式制度的同时,引导非正式制度变迁,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补充功能,以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③组建统一的管理部门、形成透明的监督体系和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健全和完善制度实施机制。通过制度三要素之间的协调,实现古村镇管理的规范合理化,促进保护与发展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经济协调策略:①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多元资金投入和区域的合作,为古村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古村镇经济与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协调。②通过古村镇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布局的完善和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解决古村镇的经济粗放发展、社会萧条、居民的结构性失业和低收入等问题,创造古村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
文化协调策略:①在继承古村镇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文化的先进性,通过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创新,实现古村镇文化在时间上的继承和发展;②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的同时,区别对待外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在促进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本土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
通过以上三个子系统的内部协调,促进古村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古村镇之间、古村镇与区域其他要素环节之间的协调,使古村镇保护与发展有序进行,实现古村镇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