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人们对于位置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现今消防救援、智能安防等应用越来越依赖于位置信息,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人们对于位置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现今消防救援、智能安防等应用越来越依赖于位置信息,人们逐渐加大了对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力度。同时,随着Wi Fi网络的普及,基于Wi Fi信号的室内定位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传统室内定位技术大多需要联合多个Wi 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才能实现精确定位,但是由于室内环境复杂多变,使用多个AP进行定位往往难以实现,而现有的单AP定位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缺陷。针对此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Wi Fi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单站室内定位系统的研究,并在实际室内环境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性能验证。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基于正交多载波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对商用Wi Fi信号中提取出的OFDM信号子载波的CSI载波相位进行测距和测向的可行性分析;同时,利用软件无线电平台和IEEE802.11n协议深入分析了CSI相位中存在的各种误差,然后根据每种误差对CSI载波相位造成的影响构建了相位误差理论模型;最后,根据每种相位误差特点,设计对应的相位误差消除方法。针对算法实时性问题,为了能够实现目标的快速定位,解决在一些计算资源不足例如低功耗嵌入式平台上的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矩阵束的信号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和传播时延(Time of Flight,TOF)快速估计算法,不仅实现了对AOA和TOF的精确估计,同时算法复杂度较低;通过直视(Line-of-Sight,LOS)路径识别算法,识别出处于LOS环境下的AOA和TOF极值点。最后联合信号的AOA和TOF信息实现单站室内定位系统。最后,本文在实际室内环境下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搭建定位系统并进行测试和性能验证,分析室内环境下的测距精度、测向精度以及定位精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Wi Fi单站室内定位系统中值误差在1.5m内,满足了高精度室内定位的需求。
其他文献
空间能力作为人类认知能力中的基础部分,是产生、提取、保留和操作视觉空间信息的一种能力。空间的信息会涉及到物体的形状、定位、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等。这些信息通过人
高速铁路和航空等高端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钢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然而,钢中较低含量的氧、硫等气体杂质及夹杂物严重影响了钢的力学性能,限制了钢在高端行业的应用,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工艺拓展。本论文先以物理模拟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微细气泡数量及上浮速率对去除夹杂物效率的影响。然后以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增压减压法+真空感应熔炼工艺,研究了钢液中溶解氮气的含量对于去除气体杂质元素及夹杂物效果的影响,探
当今社会工业、经济等飞速发展,多种化学性质稳定、毒性大且难被生物降解的微污染物随之进入到水体、土壤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对给水质量、生态安全乃至人类健康都造成了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跨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药物递送提供了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纳米递药系统的跨BBB递药效率,而对其入脑后如何清除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鲜有探讨。从用药安全性角度出发,有必要考察具有脑内递药特性的纳米递药系统入脑后的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为其合理设计与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前期工作,本课题提出:除脑内原位代谢外,新近发现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蓬勃发展,功率变流装置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更严峻的工作条件和更优化的产品性能对功率变流装置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功率变流器的核心器件,
元认知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是人类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弗拉维尔称之为“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督和认知体验三个部分。其中,元认知知识是指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处理数据能力越来越强,并且配备各种传感器(例如GPS,TP)和无线移动网络(例如4G,5G),人们可以轻松参与需要在靠近当前位置的特定位置进行的空间任务,
香料是重要的食品、日用品添加剂之一,近些年来,部分香料在环境中的行为、生态毒性和污染备受关注。前人的研究主要针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数据显示一些香料表现出明显的亚致死效应,但对于低等生物关注较少。本文测定了48种日用香料对藻和家蚕的毒性作用,并对致毒机制进行研究。论文实验结果可为日用香料对低等生物的风险评估做参考。本文以水生生物中的初级生产者藻作为研究对象,将香料直接暴露在藻培养液中,发现月桂烯、2-
本文研究针对杆件类系统的数字化装配仿真平台,传统的装配过程中,都是以零件作为装配基础,以装配关系为连接方法来完成对整个装配方案的设计过程。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装配方案的设计进行研究,以装配副作为基础的装配单元,零件作为连接关系,对整个装配方案进行分析。针对整个平台的开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根据零部件装配过程中形成的约束关系,在现有的装配关系基础上,对装配副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装配副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复杂结构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保证大型复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型复杂结构往往工程规模较大、结构形式较复杂,一般需要通过模型试验才能对大型复杂结构在地震等动力作用下的性能进行把握。混合试验方法克服了拟静力试验方法与振动台试验方法的难题,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抗震试验方法,但针对大型复杂结构的应用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