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译《红楼梦》中人称代词“我们”各翻译策略及其显隐化率计量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y_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化”和“隐化”的定义、特征和测算方法,一直是描写翻译学中争议较大的课题。国内已有研究在定量分析人称代词翻译显隐化时,大部分以人称代词总体词频为根据进行测算。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加上人称代词的语用变化丰富,译者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常常基于具体语境对人称代词的翻译进行灵活处理,因此汉语人称代词翻译显隐化分析应当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本文引入了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作为翻译作品中的人称代词是否发生显化、隐化的判断和分类的标准,并根据相关文献提出了显隐化率的计算方法应以源文的人称代词某词形的总体频数为基数。利用《红楼梦》汉英平行对齐语料库,本文以汉语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为个案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以“我们”为例,《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以下简称“霍译本”)前80章中翻译转换策略有哪些?各翻译转换策略所占比例为多少?(2)霍译本抽样章节(共计8章)中,“我们”的翻译转换策略有哪些?(3)霍译本抽样章节中,源文人称代词“我们”的显隐化率准确地讲应该是多少?(4)按总体词频统计法,霍译本中源文人称代词“我们”显化率存在多大的误差?误差的根源在哪里?结果显示,在《红楼梦》霍译本前80章中,人称代词“我们”各翻译策略的占比按照对应译法、具体化译法、省略译法、转化译法和添加译法区分分别为76.4%、6.8%、12.4%、4.3%和383.5%,因此其显化率为390.3%。在《红楼梦》霍译本抽样章节中,按照本文所提出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对应译法、具体化译法、省略译法、转化译法和添加译法分别为78.6%、8.6%、10.0%、2.9%和238.6%,其显化率为247.1%、隐化率则为10.0%;而根据总体词频统计法,显化率将为202.9%。数据显示,若不辅以人工标注,显化率误差将达到约50%。另从微观层面而言,若不辅以人工标注,一些翻译策略(如:宽松对应)所占比例都将产生一定误差。本文通过对人称代词进行人工标注,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霍译对人称代词的处理手法,并为描写翻译学研究提出更科学的定义和可操作的计量方法手段。此外,本文还从文化和语言两个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人称代词的显化是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系统差异导致的结果。
其他文献
学位
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始于20世纪,1921年田汉翻译了《哈孟雷特》,中国的莎剧翻译自此兴起,而如今的《哈姆雷特》汉译本已超过40种。以往的独白研究多关注对源文的解读及对译文质量的鉴赏和对比,但本研究的目的不是评价译文质量,而是着重分析五位译者为何以不同方式进行表达。本文首先对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探索,并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子系统作为理论框架,对原文和译文的态度资源进行了提取和归类,从情感、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西方设计与工艺的文化传承,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重大变革。珠宝粉盒的风格发展是当时欧洲潮流的缩影,也是物质文化丰盛的体现。《化妆盒的黄金时代》一书为读者描绘一幅近现代西方装饰设计艺术和社会审美趣味发展变化的独特景象。生态翻译学提倡从生态视角纵观翻译,认为翻译活动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主张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对翻译策略做出适应性选择,使译本成为“整合度最高的翻译”(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