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边缘群体救助制度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初步建立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度进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发挥出社会安全网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也必须看到,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贫困群体不同对救助制度的要求也不各不相同,以前,政府关注的重点是贫困线以下包括下岗、失业等在内的绝对贫困人群;近年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贫困人群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政府在把关注相对贫困人群要摆上日程。目前我国的的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仅仅是绝对贫困人群。所以在很多地区就出现一种了不公平状况:即有部分贫困群体的家庭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仅一元之差,但享受到的待遇却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阶梯式救助制度,明确的对城市低保边缘群体进行了确定,将他们归入第二阶梯即相对贫困人群,并对辽宁省城市低保边缘线进行了测算,同时利用当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五分法计算了低收入线,并将其城市低保边缘线与现行的低保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城市低保边缘的相关概念及度量。对城市低保边缘相关概念做了介绍,同时介绍了度量贫困的方法。为研究城市低保边缘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辽宁省低保边缘群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的生活状况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予以分析,并指出了现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辽宁省城市低保边缘群体阶梯式救助制度探索。首先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城市边缘贫救助模式---阶梯式救助;将贫困人群以阶梯式进行了划分:绝对贫困人群、相对贫困人群和临时贫困人群。首先利用五分法对辽宁省城市低收入线进行计算,然后测算了城市低保边缘线,并将低保边缘群体明确的划分进相对贫困群体的范畴,最后就结果做出分析。第五部分:结论及对策建议。提出完善辽宁省社会救助制度的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自从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西方,翻译研究者们在译者主体性这一研究方向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在中国,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在逐步升温。《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非政府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保持一种日常的交互方式以便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各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侵犯脑干运动神经、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和锥体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变异性疾病。该病病因至今未明,中年后发病,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外包的概念。近年来,电子产业需求不断扩大,产品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相应地,产品寿命周期也在缩短。企业如何在短期内承接订单,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需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艺术界一直奉行的美学原则之一,以“似与不似”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中国现当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西方艺术及其审美标准对中国设计业的渗透,探讨
现代性城市的诞生带来了很多巨大的文化空间与人类意识形态的变化。城市的环境条件改变了,因此人类观看城市的眼光与经验城市的心理状态也改变了。城市生活的“工业化”和“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慢性、进展性和侵蚀性关节炎为特点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表现为骨质的破坏、关节的畸形,致残率极高。目前RA的治疗以免疫
地理新课程改革己历时十年之久,将地理教材功能定位为“学材”的趋势也日渐明显,而作为地理教材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作业系统的功能直接影响着地理教材能否具有“学材”的功能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当前,随着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的提出,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发展的知识基础已经为学界所接受,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N+N复合名词在英汉中都非常普遍,尤其在汉语复合名词中所占比例很可观。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世界是主观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本文立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考察二者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