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镇污染企业探索有效的环境转型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制度不断改革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乡镇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步履维艰。当前,乡镇企业主要面临经济转型困难、社会矛盾突出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且不同地区呈现不同治理样态,但整体以低效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归纳出一条有效的治理机制便尤为重要。本研究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禹州市L镇进行田野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化进程中,乡镇污染企业探索有效的环境转型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制度不断改革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乡镇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步履维艰。当前,乡镇企业主要面临经济转型困难、社会矛盾突出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且不同地区呈现不同治理样态,但整体以低效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归纳出一条有效的治理机制便尤为重要。本研究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禹州市L镇进行田野调查,试图厘清L乡镇污染企业群的治理过程,并探寻L镇污染企业转型成功的社会机制。研究发现L镇污染企业治理、转型成功的过程深受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和自下而上的社会应对两种视角的影响。一方面强有力的政府权威逻辑方能破解种种治理阻碍,其包括:1.中央政府关于环境治理的态度转向,并加强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2.由省到市的层层加码,不断细化治理指标;3.严密的压力传导机制和激励与考核制度的驱动,确保治理的切实执行。另一方面地方韧性逻辑具有承接上级“硬”政策的弹性功能。其包括:1.乡镇政府引导产业规划、构建多元治理模式和打造服务型政府;2.企业群抗逆力生长、生态圈建设和政与企协同等方面的积极应对;3.基层公众职业身份的灵活转换、乡土社会圈的带动和地域精神文化影响。L镇污染企业治理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首先是通过“权威机制”和“韧性社会”的功能耦合,取得了污染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收益,进而实现污染企业的有效治理。因此,探寻污染企业的有效治理机制,需完善相关社会制度,进一步提升地方社会的韧性,方可促进污染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其他文献
多年来,暴力袭警案件一直处于高发状态。暴力袭警行为不但妨碍警务活动的正常秩序,而且侵犯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针对日益严重的暴力袭警问题,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将暴力袭警行为纳入刑法第277条第五款增加了暴力袭警从重处罚条款,遗憾的是,仍未解决严峻的袭警问题。为此,理论界与实务界依旧强烈呼吁在我国刑法中就暴力袭警行为设立袭警罪,以实现对袭警犯罪的一般预防,减少袭警犯罪的发生,立法者基于警察执法
1952年日泰恢复邦交关系,泰国成为战后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的首个邦交国。日本欲将泰国打造成为其在东南亚外交战略的核心支点。日泰关系成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外交友好的典范。战后日本对泰国持续进行战略“深耕”,以外交战略作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日泰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战略实践颇具启发与借鉴意义。本文从大战略理论的视角出发,尝试构建以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为“一体”,以经济外交、公共外交战略为“两翼”的“一
社会组织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的发展反映着中国政治现实的发展。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变化不仅是社会组织自身实力变化的过程,更是中国政府治理能力发展过程的体现。未来社会治理情况日趋复杂,社会组织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了解社会情况。因此,社会组织能发挥自身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社会情势,对接公民需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社会组织正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有益补充,甚至有逐渐放开其
不起诉裁量权是我国公诉裁量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的核心权力。作为审前分流案件的有力手段,不起诉裁量权的充分行使是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目标和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前提。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刑罚理论从“报应刑”转向“目的刑”,世界范围内起诉法定主义根基动摇,起诉便宜主义的推广直接推动了不起诉裁量权的发展。随着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量刑预判和特殊不起诉构成了不起诉裁量权的全新内涵,我国的不
失去监督的权力极易滋生腐败,财政权力的运行亦是如此。财政绩效监督制度是在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之后而勃兴,建立在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和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耦合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的理念融合。系统完备、内容协调、运行高效的财政绩效监制度是财政监督制度的关键构成,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处于关键一环,是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制度支撑,更是进一步提升国家财政绩效监督治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重要体现,其设计初衷是通过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量刑优惠,简化诉讼程序,进而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提高诉讼效率,缓解案多人少的司法困境。上诉权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一项救济权利,具有纠错救济、维护司法公正的功能。但在司法实践中,认罪认罚案件的被告人恶意行使上诉权,导致上诉权遭到了一定的滥用,这不仅影响诉讼效率的提升,也有损司法权威。因此,有必要重新在认罪认
当前,要实施乡振兴战略,重建乡村社会,首先要面对的是乡村社会空心化、去组织化、集体经济空壳化、村民社会生活个体化、原子化、与功利化、村落共同体消失等一系列社会事实基础。事实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这种经济形态在新时期多元化、多样化的实现方式,以此重建村落共同体的社会经济基础并推动乡村社会的重建,在很多地方都得以实验和实践。本文将以嵌入性为视角结合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所推动的农村新
我国涉黑犯罪发展态势严峻,多数涉黑犯罪组织具有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得利于公职人员的“保护”,公职人员涉黑犯罪主体多元化,涉黑行为方式多样,从组织、领导、参加等明显方式,逐步发展为更隐蔽的包庇、纵容等方式,且犯因具有复杂性,故而本文提出对公职人员涉黑犯罪进行类型研究。以公共报道案件与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筛选的司法案件为实证研究样本,分析公职人员涉黑犯罪特征,以犯罪行为特征为类型划分标准,将公职人员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而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为主,养老方式较为单一。随着农村社会的一系列变迁,必然会对农村养老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农村多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区别,已有的研究重点都聚焦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上,而对多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
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完成了960多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成约3.5万个,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在吃、住、行和就医、就业、就学等问题得到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搬得出”问题已经基解决,但能否“稳得住”,并确保“能致富”、“能融入”等问题则是当前关注的焦点,工作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