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经验总结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导师唐旭东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总结。   1.中药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以叶酸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建立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   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叶酸为对照的临床试设计,试验组根据辨证分别给予中药辨证方(Ⅰ号、Ⅱ号、Ⅲ号、Ⅳ号)加减治疗,150ml/袋,2/日;对照组给予叶酸,5mg/次,3/日。对照组和试验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后从病理组织学、胃镜下改变、基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临床症状4个方面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共计纳入55例患者,中药组37例,对照组18例,纳入全分析集(Fullanalysisset,FAS)分析53例;纳入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set,PPS)分析45例。研究结果如下:   (1)疗效评价(FAS)   ①病理组织学:中药组及叶酸组均可以改善异型增生,中药组的异型增生消失率为46.9%,叶酸组为53.3%,治疗效果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x2=0.170,p=0.460>0.05)。中药组萎缩和病理总积分改善趋势比叶酸明显。   ②胃镜黏膜评分:中药组改善血管透见、肠化结节、黏膜色泽及黏膜质地优于叶酸,改善黏膜皱襞疗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765>0.05)。   ③PRO量表积分:中药组改善消化不良、心理及社会功能、总积分改善优于叶酸。   ④主要症状积分:中药组改善胃脘部堵闷疗效优于叶酸(p=0.033<0.05、p=0.018<0.05),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症状总积分优于叶酸(p=0.034<0.05);叶酸治疗3个月时改善烧心疗效优于中药组(p=0.029<0.05)。   (2)不良事件报告   中药组共35例患者,报告不良事件7次,发生率为20.0%;叶酸组共计18例患者,报告不良事件3次,发生率为16.7%。研究中未发现明确与临床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中药组治疗胃癌前病变在临床症状(堵闷、症状总积分)、PRO量表积分(消化不良维度、心理及社会功能维度及总积分)、胃镜下黏膜改变(血管透见、肠化结节、黏膜色泽及黏膜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优于叶酸。中药组和叶酸组对病理改善无明显差异。叶酸对临床症状(烧心)的改善优于中药。临床未发现明确不良反应,表明中药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症状(胃脘痛、胃脘胀等)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但未能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考虑与临床研究样本数量偏少有关。   2.导师唐旭东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和数据挖掘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系统整理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   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结合导师问诊思路建立数据采集模板,重点从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   结果:共收录86个CAG患者,128诊次的完整病历资料。通过数据挖掘系统得出证型与药物、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侍诊所得及导师本人指导,系统整理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在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方面,将导师诊疗思路与西医相关理论(胃肠道运动的节律性、胃酸分泌节律等)相联系,探索形成颇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肠病的思维模式。   结论:导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将胃肠道节律性运动与中医病因病机相结合,并将其用于指导治疗用药,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探索形成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肠病的新模式。
其他文献
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有很多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对我自己过去的教学的反思,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真对问题自己采用的解决方法谈一谈,和大家共勉。  一方面,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课前准备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对新鲜事物的联想力也很丰富,很多课本中出现的生活性词汇在短时间内便能掌握,有时上课前做的准备不足,学生们提出的各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交际情境;教师素质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
目的:本研究通过艾灸对阴虚、阳虚体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调养,观察艾灸疗法对患者血清中环核苷酸物质: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cAMP/cGMP及阴虚、阳虚体质
摘 要:汉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因只有学好汉语文才能学好其他各门功课。而要学生学好汉语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切实提高汉语文课堂教学,这一点是汉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汉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牲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传授汉语文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智慧和个性的教学目标,最终提高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 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数学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数学本身的特点和价值,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并且以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合理才能达到思维方式的科学,进而创造性应用知识去解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主动进行原始积累决问题。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课,如果仅仅把阅读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未免有失偏颇。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阅读、感悟与表达对话,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始终不能丢。比如,朗读训练、说话训练、品味鉴赏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学会遣词造句等等。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课程的两翼,缺一不可,那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是如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思路狭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写作、兴趣、言之有物 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